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天气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
B.“独自怎生得黑”感叹孤独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突出了词人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
C.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刻画了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表现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沉痛与心酸。
D.造成词人惨况的原因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通过本词可以读出她对时代的悲叹。
【小题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声声慢》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请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赏析《声声慢》一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审美鉴赏《声声慢(寻寻觅觅)》
【小题1】《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小题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十四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
【小题3】试分析结句之妙。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堪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下列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是写一天的早晨,而不是写一季之气候。与下片“到黄昏”句遥相呼应。
B.“满地黄花堆积”极写菊花凋零,堆积满地,词人借助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悲凉落寞的意境。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正面描写词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度日如年、孤寂难捱的情景。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首句相呼应,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小题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的运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面关于《声声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创造性地运用叠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语言浅近,已经深远。
B.“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秋愁、故国之思、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名主要从动作神态、环境感受、心境意绪三方面表现愁情。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了得”是“概括”的意思。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杨柳岸,晓风残月。”游人漫步于河水边,将自己融入到一片清幽的早晨景色中,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江南的秋雨滋润着每一个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
C.“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