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简要概括上片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题2】赏析结句“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简要概括上片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题2】赏析结句“梧桐叶上萧萧雨”。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最后一句“梧桐叶上萧萧雨”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最后一句“梧桐叶上萧萧雨”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小题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结合全词,分析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题1】“踏莎行”是这首词的________。【小题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红稀、绿遍和树色阴阴可见春天渐渐消逝,暮春气息比较浓。 |
B.杨花扑面既暗示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又象征世俗之人带来的烦恼。 |
C.炉香追随游丝缭绕、旋转,以动衬静,写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
D.“斜阳却照深深院”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惆怅和惋惜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