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逮奉圣朝(及,至) | B.沐浴清化(此指蒙受) |
C.听臣微志(倾听) | D.猥以微贱(谦词) |
A.无期功强近之亲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A.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推举他为孝廉,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不久,晋武下诏,征他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 |
B.第二段叙述,作者受到优宠,而后多次征召,自己并无奉诏之心,实因祖母之病而进退两难。 |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作者蒙受国恩,心存感激,当以死相报,表明自己乐意尽忠。 |
D.作者所说进退两难,实为狼狈。进,是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是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 |
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 见:看见。 |
B.舅夺母志 夺:改变。 |
C.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
D.责臣逋慢 逋:拖延。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A.《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
B.《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
C.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
D.《渔父》选自《楚辞补注》,是春秋时期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序》等文献。 |
A.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归去来兮辞》就突出了辞这种文体的特点,对归耕后农村生活的描写,就极尽铺陈之能事。 |
B.《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都有作者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和悲叹。但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如曹操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
C.庄子的《逍遥游》阐发了他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
D.李密从小依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故侍奉刘氏十分孝顺,《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誉之“以孝谨闻”。因其要侍奉祖母而辞去官职,所以写《陈情表》奏请晋武帝。 |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父见背——背离、抛弃 | B.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 | D.听臣微志——听从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臣具以表闻/仆以口语遭此祸 |
D.且臣少仕伪朝/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有意寻找借口,从而避免了可能招致的横祸。 |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向为人所传诵。 |
(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1】下列(文中加点词)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
B.星分: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
C.夷夏: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古代汉族自称为夏,这里指中原地区。 |
D.十旬休假:古时官员七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
A.矜育:怜惜养育 不矜名节:自夸 |
B.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拔擢:提拔、提升 |
C.雅望:崇高的声望 懿范:美好的德行 |
D.家君作宰:宰相 躬逢盛饯:盛大的宴会 |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门衰祚薄 祚:浅薄 |
B.终鲜兄弟 鲜:没有 |
C.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
D.犹蒙矜育 矜:自夸 |
A.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猥以微贱 |
B.①报刘之日短也 ②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C.①急于星火 ②至于成立 |
D.①臣以险衅 ②谨拜表以闻 |
A.夙遭闵凶 | B.零丁孤苦 |
C.实为狼狈 | D.常在床蓐 |
A.臣具以表闻 |
B.则刘病日笃 |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A.李密不接受晋武帝的任命,是因为他想保持自身的名誉和节操。 |
B.李密挑明自己曾经“少仕伪朝”,是为了表明自己不是不想就职,而是心有惧虑之情。 |
C.贯穿文章第二段的是“尽节”、“报养”二语。开头说“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结尾说刘氏“保卒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的,说的入情入理。 |
D.面临忠孝难全的处境,作者指出了祖母和自己的年龄之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尽孝后尽忠。 |
(1)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而刘夙婴疾病。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慈父见背”中“见”作何解释?另外还有哪些理解?
答:
【小题2】第一段是如何的叙述了“闵凶”哪些具体内容?
答: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①无以至今日 ②过蒙拔擢
③日薄西山 ④听臣微志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A.①与②相同 | B.①与③相同 |
C.②与③相同 | D.①②③都不相同 |
A.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B.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C.之二虫又何知 |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文章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开篇写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为下文“愿乞终养”做了必要的铺垫。 |
B.第二段叙写自己欲奉诏就职,而祖母病情日笃,自己进退两难的窘境;第三段融情于理,连用“凡””犹”“况”“且”岂”“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地表达了“愿乞终养”的愿望。 |
C.第四段在尽忠和尽孝的时间对比中表明尽孝比尽忠更迫切,更重要,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
D.文章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