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选自《陈情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开除B.则刘病日 笃:病重
C.诏书切峻,责臣逋 慢:怠慢D.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自夸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B.臣具以表闻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所陈之情,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还有对祖母刘氏的孝情等。
B.文章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有不事二主之心。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D.文章层层推进,直截了当,情真意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以闻。

(李密《陈情表》)

【小题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供养无,辞不赴命     主持、做
B.本图宦达,不名节     自夸
C.日西山,气息奄奄     迫近
D.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信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亲 臣进退,实为狼狈
B.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之进退,实狼狈     况臣孤苦,特尤甚
D.州司临门,急星火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
B.古代任命官职叫“除”,文中出现的升任官职的常用词还有“授”“征”“迁”“领”等等。
C.“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太子洗马为太子的侍从官,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
D.“表”即“奏表”,是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凶  闵:同“悯”,忧伤。
B.既无伯叔,鲜兄弟  终:又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渺小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后土:土地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刘夙婴疾病 吾尝终日思矣
B.臣供养无主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臣进退,实为狼狈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岂敢盘桓,有希冀 若属皆且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与祖母相依为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B.作者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既是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
C.文末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了格外恭谨的想法,“犬马”“怖惧”“不胜”等语,适合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降臣的语言。
D.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李密把对祖母的孝情作了大肆渲染,这种“孝”首先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并不真诚。
【小题4】用“/”给下面这句文言文断句。
赏 疑 从 与 所 以 广 恩 也 罚 疑 从 去 所 以 慎 刑 也 当 尧 之 时 皋 陶 三 曰 杀 之 而尧 三 曰 宥 之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改动)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平素,过去)遭闵凶  ②(慈爱)父见背  ③(亲自)亲抚养
④终(少)兄弟  ⑤(及,到了)奉圣朝  ⑥(行走)年四岁
A.①②⑤B.①②⑥C.②④③D.②⑤⑥
【小题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小题3】翻译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文言文阅读

陈情表(节选)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B.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 笃:病重D.臣冼马 除:革除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九岁不行B.至于成立C.则告诉不许D.零丁孤苦
【小题3】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小题4】翻译。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小题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拜臣郎中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明日,子路行,以告
【小题3】作者不应诏所用的理论“武器”是( )
A.圣朝以孝治天下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报刘之日短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D.刘侥幸,卒保余年(差不多)
【小题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D.臣以供养无主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在这之前没做过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尹会一,字元孚,直隶博野人。雍正二年进士。五年,出为襄阳知府。汉水暴涨,坏护城石堤。会一督修建,分植巡功,民忘其劳。署荆州,石首饥民聚众,扬言将劫仓谷。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乾隆二年,入觐,命署广东巡抚,以母老辞。调署河南巡抚。河南方闵雨,疏请缓征,并发仓平粜,不拘存七粜三旧例,视缓急为多寡,上从之。四年,黄河、沁水共涨,濒河四十七州县成灾。会一定赈恤规条十六,无食者予一月之粮,无居者予葺屋之资。缓征减粜,留漕运货仓米,米不足,移他郡之粟助之,富民周济;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又令离乡求食者,有司随在廪给,开以作业,俟改岁东作资送还乡。会一母年七十余,疏请终养。上知会一孝母,母李先以节孝旌,有贤名,赐诗褒之。会一在官有善政,必归美于母。家居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谓皆出母意。母卒,会一年已逾五十,居丧一遵古礼。十一年,服,召授工部侍郎,督江苏学政。十二年,上敕各省学政按试时,以御纂四经取与旧说别异处发问,答不失指者,童入学,生补廪。会一请令生童册报考试经解,别期发问,不在册报者,不概补经解。下部议行。会一以江南文胜,风以质行。尝谒东林道南祠,刻《小学》颁示士子。处士是镜庐墓隐舜山,亲访之,荐于朝。侍郎方苞屏居清凉山,徒步造访,执弟子礼,校文详慎,士林悦服。十三年,转吏部,仍留学政任。力疾按试,至松江,卒。

(节选自《清史稿·尹会一传》)

[乙]: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假余屋以梄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B.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C.并假余屋以栖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D.并假余屋/以梄贫窭/建棚舍/安流亡免米税/兴工代赈/种蔓菁/助民食/助耔种/施药饵/延诸生稽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觐”原指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来泛指朝见天子。
B.“阕”,即“终了”的意思;“服阕”指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C.“东林”指东林书院,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D.“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远的亲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会一关心民生,积极有为。他出任襄阳知府时,督促修建被汉水毁坏的护城石堤:在荆州做官时,开仓按平价卖出粮食,圆满解决饥民闹事的问题。
B.尹会一头脑灵活,治理有方。黄河、沁水齐发大水,临近黄河的四十七个州县全部受灾,他多管齐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灾民,救灾成效显著。
C.尹会一重视人伦,谨守孝道。朝廷任命他为广东巡抚,他因母亲年老而推辞:为官有了好的政绩,他必定归功于母亲:母亲去世时,他按照古礼守丧。
D.尹会一尊重人才,以礼待人。他亲自前往舜山拜访隐居在那里的处士是镜,并将其举荐给朝廷;他又徒步到清凉山去拜见侍郎方苞,并行弟子之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一单骑往谕,系其强悍者,发仓谷次第散予之,众悦服。
(2)而刘风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遭闵凶 夙:早时B.门衰祚薄    薄:迫近
C.常在床 蓐:通“褥”,垫子D.蒙国恩    寻:不久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至成立 ③臣供养无主
②急星火 ④臣具表闻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前太守臣遠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A.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优秀人才。
B.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考中成为优秀人才。
C.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让我去考秀才。
D.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秀才。
【小题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幼年遭受父亲去世和母亲改嫁的变故,且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B.李密自幼孤苦不幸,由祖母抚养成人,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
C.李密说自己身受“圣朝”的清明教化和皇上的器重,表明自己有奉诏就职之心。
D.选文先讲祖孙之情后述君臣之义,最后介绍作者的两难境地和为国尽忠的选择。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
D.刘侥幸,卒保余年(差不多)
【小题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小题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
③不名节 ④愿陛下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小题4】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