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丁,所以他已经获得了 一等奖。
D.青年团员要带头学雷锋,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雷锋。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拟人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地上
当前题号: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从201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这一措施合理有效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1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55万人次。
从逻辑方面看,以上材料可推断出某一结论,请从下面两项中选出推断不妥的一项并说明不妥的理由。甲: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乙: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量不均衡。不妥的一项是(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因为微信已经普及,故所有人都喜欢用它与人交流。打开微信,点赞比比皆是。朋友圈、微信互动、公众号爆款文章是点赞“高发区”。除了家人、好友、同事,领导的个人动态也容易被点赞。同时,微信用户也经常被动“点赞”,比如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点赞……其中,被所谓的“朋友”求赞最常见。由此可见,在当下社会,微信点赞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必备手段。既然这样,那么别人需要微信点赞就一定要帮忙点赞。
①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微信与人交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何兴上班时,向主任请假:“主任,我想出去一下。”主任说:“你没有事,请什么假?”何兴回答:“我没有事,请什么假?”
何兴只把主任的话中的“你”字改成“我”字,又把话抛还给主任,反驳得非常巧妙,富有艺术性,又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角度来作一些讨论
(1)两个人的话都是一个三段论。请仿照①的表达格式,写出②的表达内容。
①主任的话,大前提是“(员工上班时间)没有事,不允许请假”,小前提是“何兴你没有事”,推出结论“所以你不能请假”。
②何兴的话,大前提是 ,小前提是 , 推出结论  
(2)何兴能这样反驳,他肯定是抓住了主任话中的漏洞,请你指出这个漏洞是什么?
当前题号: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选出三个关键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现代社会把科学当成了精神支柱,希腊的精神支柱是哲学,中古是宗教。科学虽然是最好的知识,但却不能是精神支柱一一知识再好也成不了精神。当我们用科学知识去替代思想和精神,就犯了一次错误,可是现在我们想纠正错误时却又去批判料学技术,知识和理性,这恰恰又犯了另一个错误,因为批判了科技和理性并不能因此就产生我们所需要的精神
A.现代社会、精神、知识
B.科学、批判、理性
C.科学、精神、知识
D.批判、知识、错误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面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有心理描写,运用比喻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80字。
三粒苦松子/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鸟声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B.琴音遐想C.琴声悠扬D.琴声如风
当前题号:8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当前题号:9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