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汤有天下,选于众 | B.天下莫不与也 |
C.述职者,述所职也 |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居乡不法,且讪谤,追两官,谪居兴国军。
(2)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
(1)坐居乡不法,且讪谤,追两官,谪居兴国军。
(2)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3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3分)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4分)
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2)翻译下列的句子。(6分)
①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
②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以还者,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
(1)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4分)
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2)翻译下列的句子。(6分)
①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
②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以还者,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
请用“/”为下面一段文字断句。(5分)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
齐其示不忘一也
(苏轼《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

(苏轼《喜雨亭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3分)
(2)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3分)
(1)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3分)
(2)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3分)
把第I卷文言文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
②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③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①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
②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③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
⑵终始知公者叶,虽与文公游,文公不知也。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
⑴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
⑵终始知公者叶,虽与文公游,文公不知也。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