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为主,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次
B.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C.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D.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发展经济为次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特色的美景,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表崎岖,河湖很少
②畜牧业发达,无种植业
③具有丰富的地热能
④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⑤藏族人为了适应当地日温差大,特色服饰是藏袍
⑥该地区没有铁路
A.①②⑥B.③④C.②③⑥D.①④⑤
【小题2】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些年的主要生态问题
A.水土流失B.泥石流
C.湿地面积减少D.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
【小题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人为原因可能有
①降水量逐年减少
②过度放牧
③任意砍伐树木
④鼠害肆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北京的小明乘火车到西藏旅游。结合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进入青藏高原,小明依次经过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三市,其中位于柴达木盆地中的是_______(填序号)市,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填序号)市。
(2)小明在西藏旅游时为父亲买了一瓶由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酿造的美酒。小明听当地居民说,这里气温虽然低,但这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小明感到很困惑,忽然想到学过的地理知识,恍然大悟,小明想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旅游时经过了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A、B、C三条河流为三江的源头,它主要分布在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中河流C是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金矿、乱挖虫草、偷猎等原因,使得这里冰川萎缩,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二 青藏地区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图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    省,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3分)
(2)写出治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即可)
(3)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4)如图,规划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到拉萨,全长1 629千米。因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将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据材料分析,建设青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5)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板块构造知识,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2)A河流谷地是青稞的高产地区,这里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3)图中铁路线是    铁路,修建该铁路线的突出困难是    
(4)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      等问题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每年5月至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并且不断增加.虫草的物种分布也不容乐观,青海、西藏两省区虫草分布密集区目前产量仅为25年前的10%,原分布密集区中有40%的地块已经多年未发现虫草生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人们这种做法哪些不是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问题?()
A.植被破坏B.水污染
C.草场沙化D.动物栖息地破坏
【小题2】青藏冬虫夏草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奇特的药性,青藏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湿热B.干旱C.高寒D.多雨
【小题3】青藏地区主要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①太阳能   ②地热   ③水能   ④潮汐能.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在随后漫长的时间里,由于板块的运动,地壳被多次抬升,才逐渐形成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小题2】图中山脉①的名称是
A.祁连山B.昆仑山C.喜马拉雅山D.冈底斯山在图中
【小题3】甲省级中心城市的名称是
A.银川B.太原C.兰州D.西安
【小题4】7月份,拉萨的平均气温远低于成都,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人类活动
【小题5】在图中②地区进行的下列人类活动,其中合理的是
A.大量放牧牦牛,提高经济效益B.组织大规模的虫草采挖活动
C.少量猎杀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D.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题6】4月17日20时15分,老王坐Z6811次列车从西宁出发,于4月18日18时26分到达拉萨。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此次列车共运行了38小时41分钟B.列车运行途中可看见许多太阳能发电站
C.在此次列车上没有发现吸氧装置D.沿途可领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