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东北平原兴建许多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也有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其中主要有( )
A.热量条件差 | B.土壤贫瘠 | C.降水少 | D.光照不足 |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国家在A附近平原兴建了许多农场,从事粮食生产,但这里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小题2】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国家在A附近平原兴建了许多农场,从事粮食生产,但这里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低温冻害 | B.土壤贫瘠 |
C.干旱少雨 | D.夏季日照时间太短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B.在夏秋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
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
D.土壤肥沃 |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
(1)参照图中对A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B地区的描述。
(2)分析A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下图是东北三省三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图,据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有何特点?

(4)B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有哪些?针对其中的不利条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
(1)参照图中对A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B地区的描述。
(2)分析A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下图是东北三省三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图,据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有何特点?

(4)B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有哪些?针对其中的不利条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一例。
。
说出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是从纬度位置分析其主要原因。
。
(4)根据沈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辽河的水文特征。
。
(5)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地位不断下降。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6)据图分析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图中A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一例。
。
说出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是从纬度位置分析其主要原因。
。
(4)根据沈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辽河的水文特征。
。
(5)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地位不断下降。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6)据图分析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读图,完成相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① ;河流② ,
河流④ ;城市⑤ ;
邻国⑥ 。
(2)B地形区是 ,
主要农作物有 、 、 、
(至少写出三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 。
(4)由⑤向南直至大连港的铁路线是 。总结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① ;河流② ,
河流④ ;城市⑤ ;
邻国⑥ 。
(2)B地形区是 ,
主要农作物有 、 、 、
(至少写出三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 。
(4)由⑤向南直至大连港的铁路线是 。总结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20读左图“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和右图“东北地区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读左图可知,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结合右图分析,①地地处高大绵延的________(山脉)上,夏季平均气温较低。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辽阔坦荡的平原,受________的影响,这里的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一熟。
(4)东北三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简要说明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至少写出2条)。

(1)读左图可知,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结合右图分析,①地地处高大绵延的________(山脉)上,夏季平均气温较低。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辽阔坦荡的平原,受________的影响,这里的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一熟。
(4)东北三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简要说明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至少写出2条)。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区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决定该区工业发展特色的主要条件是( )
【小题3】下列关于该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有关该区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 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
C.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D.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
A.有煤、铁、石油等丰富的工业原料 |
B.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和海港 |
C.有众多的专业人才 |
D.有众多的工业人口和较为发达的工业 |
A.该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这里是我国最东和最北的地区 |
B.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通常被人们称为“东三省” |
C.该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和玉米,水稻无法生长 |
D.该区典型景观是雾凇,这里也发育着沼泽和冻土 |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
(2)左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① ,② ,③
(3)左图中字母A为 平原,B为 平原,均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受气候影响,农业耕作制度是 ,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4)左图中C为 省。
(5)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1)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
(2)左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① ,② ,③
(3)左图中字母A为 平原,B为 平原,均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受气候影响,农业耕作制度是 ,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4)左图中C为 省。
(5)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A.保护湿地 | B.保护耕地 | C.发展畜牧业 | D.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