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平坦B.土壤肥沃C.纬度较高D.雨热同期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东北三省市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峻,海拔适宜B.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高,人均粮食数量大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  )
A.白山黑水B.林海雪原C.天府之国D.北大仓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向我们展现了东北地区丰富的物产。下图是东北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东北地区的物产说法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分布着茂密的森林B.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C.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丰富D.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大豆和高粱
【小题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是
①东北平原耕地广阔   ②黑土地,土壤肥沃 ③全年高温,热量丰沛   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材料二:

(1)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
(2)图乙中山脉①②③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东北地区A省的简称是_____
(3)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材料二分析,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一)________(二)______
(4)对照材料二,说说大庆市的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热量足,农作物一年三熟
B.该地区平原广布,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D.该地区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传统产业比重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是我国一个颇具特色的区域。其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合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处于半湿润地区B.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
C.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D.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小题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热量充足B.土地资源丰富C.劳动力丰富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农业生产上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D.热量充足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省。
(2)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柴达木盆地,最后到达C________(城市)。与东北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
(3)①、②两条河流,结冰期长的是_____,水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4)藏袍反映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变化__________。(大、小)
(5)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