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D.三江源地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___(高原) B_______ (山脉) C_____ (山脉) D    (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阶梯。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_______也有______。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上海位于()工业基地,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辽中南B.京津唐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图”。一科考队从①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依次对①、②、③、④地进行科学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A.内蒙古、陕、晋、鲁B.内蒙古、晋、秦、鲁
C.晋、陕、鲁、内蒙古D.晋、鲁、内蒙古、秦
【小题2】(小题2)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①:水田成片,竹林广布 ②:黄土地貌显著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流域面积小
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A.①B.②
C.③D.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自古有 “鱼米之乡”之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东北地区(左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右图)示意图

(1)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出两项,2分)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气候类型
自然植被
东北地区
 
旱地
温带季风气候
 
长江三角洲
水稻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下列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景观是:()
①苏州园林  ②周庄  ③乌镇   ④丽江古城  ⑤颐和园   ⑥杭州西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4)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与东北地区相比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至少举出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B.香港以旅游博彩业为主
C.澳门有“东方之珠”的美誉D.三者形成“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0
0.10
0.02
0.07
0.04
0.10
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公顷)
5377
7066
5929
6929
6366
6427
5322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一例.
(2)说出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试从纬度位置分
析其主要原因.
(4)报据沈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辽河的水文特征.
(5)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地位不断下降,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必须依靠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下列做法不符合的是( )
A.城市群要有产业支撑,做好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B.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舒适度
C.城市群建设要做大做强,将三个城市之间的土地改为建筑用地,使三城合一
D.用轨道交通串起这些“卫星城”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