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小题1】图中甲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
A.水资源不足 | B.土地贫瘠 | C.地势险峻 | D.热量不足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 B.京津唐工业基地 |
C.沪宁杭工业基地 |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读图,完成以下各问:

(1)请写出图代号表示的省区:
C ,D ;
(2)请写出图中河流的名称:① 河,③ 河;
(3)请写出图中山脉的名称:A ,B 。

(1)请写出图代号表示的省区:
C ,D ;
(2)请写出图中河流的名称:① 河,③ 河;
(3)请写出图中山脉的名称:A ,B 。
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2)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 .
(3)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 、 , .
(4)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2)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 .
(3)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 、 , .
(4)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

(1)d 海;b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a 山脉,该山脉以西是 高原.
(2)下列诗句描述本区的是 双选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要飘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图中C为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4)利用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
(5)图2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本区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

(1)d 海;b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a 山脉,该山脉以西是 高原.
(2)下列诗句描述本区的是 双选
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要飘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图中C为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4)利用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
(5)图2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本区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 ,当地的传统民居是 .
(2)黄土高原地区历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此造成了 河﹣下游成了地上河.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回答1点即可).人为原因: (回答1点即可).
(3)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当地居民采取了一系列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 ,当地的传统民居是 .
(2)黄土高原地区历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此造成了 河﹣下游成了地上河.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回答1点即可).人为原因: (回答1点即可).
(3)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当地居民采取了一系列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
下图“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汾河水库对哪条河起到了拦蓄泥沙的作用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治理水土流失,其中选取的最好树种是
【小题3】图中季节性河流④冬季断流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4】图示区域高原的煤炭资源以前运送到全国各地发电,近年来,就地建“坑口火电站”将煤直接发电,通过输电到全国各地

【小题1】图中的汾河水库对哪条河起到了拦蓄泥沙的作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柑橘 | B.苹果 | C.菠萝 | D.香蕉 |
A.冬季大量引河水灌溉果树使河流断流 |
B.冬季大气降水减少导致河流补给量少断流 |
C.冬季排放到河流的城市生活用水量少导致断流 |
D.冬季水土流失量大淤塞河流导致断流 |
A.减轻了当地的大气的污染 | B.减轻了我国铁路运输紧张压力 |
C.减少了当地人就业的机会 | D.发电增加了运输煤炭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