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
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
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
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 |
有关上海对长江流域的辐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水能资源丰富 |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港口 |
C.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
D.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东临东海和黄海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等
⑤武汉位于长江上游,是“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东临东海和黄海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等
⑤武汉位于长江上游,是“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①![]() | D.①②④⑤ |
读图回答问题.
?
(1)结合两图可看出,松原地震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产生.
(2)此次地震哈尔滨、长春均有震感,松原在长春的 ________ 方向.
(3)地震后,经常会导致地面移动、下沉,这种海陆变迁产生的原因是(_____)
(4)读左图,此次松原地震震中经、纬度为________ .

(1)结合两图可看出,松原地震是由于________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产生.
(2)此次地震哈尔滨、长春均有震感,松原在长春的 ________ 方向.
(3)地震后,经常会导致地面移动、下沉,这种海陆变迁产生的原因是(_____)
A. 人类活动 | B. 地壳变动 ![]() | C. 海平面升降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河水量居全国第二位,其水量丰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别行政区B是 _______,该区采取“上天”“下海”的方
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其中“上天”是指:_______,“下海”是指: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
(3)读图乙,说出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三个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什么______。

(1)A河水量居全国第二位,其水量丰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别行政区B是 _______,该区采取“上天”“下海”的方

(3)读图乙,说出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三个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什么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上海位于________平原,耕地类型以____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3)上海市东临_______海,位于_______(河流)入海口附近,陆上有发达的铁路网,水陆交通便利。
(4)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