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长江三角洲是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提取信息,写出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上海从巴西、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铁矿石所用的运输工具是 。
(3)连接上海和杭州的铁路线是 。
(4)太湖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有什么有利条件?(至少写出两点)

(1)从图中提取信息,写出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上海从巴西、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铁矿石所用的运输工具是 。
(3)连接上海和杭州的铁路线是 。
(4)太湖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有什么有利条件?(至少写出两点)
长江沿线是我国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带,该地带工业的分布首先得益于沿线( )
A.煤、铁资源丰富 | B.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
C.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 D.水运便利 |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下题。
目前,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土层1厘米,其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要快100~400倍。据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厘米的土层,需要120~400年。在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黄土高原大片耕地已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小题1】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目前,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土层1厘米,其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要快100~400倍。据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厘米的土层,需要120~400年。在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黄土高原大片耕地已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小题1】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过度垦殖![]() | B.过度放牧![]() | C.修路、采矿![]() | D.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耕地质量下降![]() | B.泥沙下泄,使长江含沙量剧增 |
C.大量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造成了巨大困难![]() | D.使得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规划大纲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__ 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是中亚、________ 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至少写两条)________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可行的是 __________(多选题)
材料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规划大纲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__ 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是中亚、________ 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至少写两条)________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可行的是 __________(多选题)
A. 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B. 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
C. 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
D. 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
下列区域与对应的称谓相符的一组是( )
A.北京——“东方明珠” | B.长江三角洲“白山黑水” |
C.柴达木盆地——“干旱的宝地” | D.三江源地区一一“高原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