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晨规划。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图中的( )
【小题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下列关于该地区基础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3】湾区内,人口密集,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小题4】下列符合湾区特点的是( )
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②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
③面向海洋,港湾众多
④交通运输线密集、发达

【小题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地区内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 |
B.拥有香港等国际贸易中转大港 |
C.煤、铁和石油丰富,为发展提供动力 |
D.交通一体化,实现交通网络便捷互通 |
A.珠江水运 | B.航空运输 |
C.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 | D.海洋运输 |
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②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
③面向海洋,港湾众多
④交通运输线密集、发达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一)图中,②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位于 省。
(2)东北三省有“ 山 水”之称。
(3)(二)图中,丁地的积雪厚度比丙地积雪厚度大的原因是 。
(4)从地形的角度看,(二)图中丙地适应发展 业,丁地地适应发展 业。
(5)从地形土壤两个方面说明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地形 ,土壤 。
(6)东北地区最大的油田是: 。

(1)(一)图中,②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位于 省。
(2)东北三省有“ 山 水”之称。
(3)(二)图中,丁地的积雪厚度比丙地积雪厚度大的原因是 。
(4)从地形的角度看,(二)图中丙地适应发展 业,丁地地适应发展 业。
(5)从地形土壤两个方面说明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地形 ,土壤 。
(6)东北地区最大的油田是: 。
读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江”是指 其发达的干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黄海和 海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兴盛,其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B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B地境内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旅游景点)。
(3)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气候,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 的种植区。
(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发达的 和发达的 。
(5)“松鼠桂鱼”是苏州地方传统名菜。苏州淡水鱼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江”是指 其发达的干支流水运,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这里濒临黄海和 海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兴盛,其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B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B地境内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旅游景点)。
(3)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气候,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 的种植区。
(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发达的 和发达的 。
(5)“松鼠桂鱼”是苏州地方传统名菜。苏州淡水鱼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河湖多,水域面积大 |
B.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
C.纬度低,终年高温多雨 |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北部,海拔约一到两千米,曾是草木稀疏,黄沙漫天,三代林场人坚持不懈地造林,营造出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对塞罕坝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及材料,完成9-10题。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北部,海拔约一到两千米,曾是草木稀疏,黄沙漫天,三代林场人坚持不懈地造林,营造出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随着林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 )
①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②使当地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增加③降低沙尘天气对北京等地的危害程度④使当地地形相对高度显著增大⑤使当地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⑥使大量雨水渗入地下,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

【小题1】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北部,海拔约一到两千米,曾是草木稀疏,黄沙漫天,三代林场人坚持不懈地造林,营造出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对塞罕坝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干旱地区 | B.位于黄土高原 |
C.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D.位于东北平原 |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北部,海拔约一到两千米,曾是草木稀疏,黄沙漫天,三代林场人坚持不懈地造林,营造出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随着林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 )
①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②使当地可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增加③降低沙尘天气对北京等地的危害程度④使当地地形相对高度显著增大⑤使当地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⑥使大量雨水渗入地下,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⑥ | B.②③⑤ | C.③④⑥ | D.①④⑤ |
2018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已报批。据此完成15题。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陆上邻国众多,便于边境贸易 |
B.背靠大陆、面向海洋,海陆运输便利 |
C.位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地区之间,战略地位重要 |
D.处在京沪一沪杭铁路沿线,与我国其它工业基地联系方便 |
玲玲在朋友圈分享:“四月的早晨,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田野翠绿的稻秧迎风起舞,采桑姑娘欢歌笑语,塘基蔗苗茁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玲玲描述的景象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小题2】影响玲玲家乡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玲玲描述的景象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东北平原 | B.珠江三角洲 |
C.黄土高原 | D.华北平原 |
A.耕作习惯 | B.地形 |
C.土壤 | D.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