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和地图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从世界看中国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 认识省际区域
- 东北三省
- 黄土高原
- 长江沿江地带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
- 认识省级行政区域
- 认识省内区域
- 中国的地位与责任
下图是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能够支撑这种结论的证据。
“山环”的证据: 。
“水绕”的证据: 。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4)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能够支撑这种结论的证据。
“山环”的证据: 。
“水绕”的证据: 。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4)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读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其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该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边缘/内部);乙是 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2)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较大的是 地区。
(3)A是 (河流),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 、充足的淡水等。除河流影响之外,长江三角洲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还有 。(至少1方面)
(4)A河与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至少1方面)

(1)读图,甲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其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该省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边缘/内部);乙是 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2)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较大的是 地区。
(3)A是 (河流),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 、充足的淡水等。除河流影响之外,长江三角洲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还有 。(至少1方面)
(4)A河与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至少1方面)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各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如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下图为两个三角洲地区略图。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市物名称:A__________市D___________铁路。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为______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_。
(3)说明河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
(4)说明B市于对面特别行政区形成的新的合作模式。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如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下图为两个三角洲地区略图。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地理市物名称:A__________市D___________铁路。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为______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为_________。
(3)说明河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
(4)说明B市于对面特别行政区形成的新的合作模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注图示地区所临海洋名称----- , ------.
(2)如果把长江比作“箭”东部沿海比作“弓”,长江三角洲就是“箭头”的位置(左图)。写出右图中甲乙表示的含义:甲表示 ___ 工业基地,乙表示__ _工业基地。
(3)写出长江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 _ ____ 。(写出一个即可)

(1)在图中方框“□”内填注图示地区所临海洋名称----- , ------.
(2)如果把长江比作“箭”东部沿海比作“弓”,长江三角洲就是“箭头”的位置(左图)。写出右图中甲乙表示的含义:甲表示 ___ 工业基地,乙表示__ _工业基地。
(3)写出长江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 _ ____ 。(写出一个即可)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到甲地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

【小题1】对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多在2 000米以上 | B.海拔低,地势比较平缓 |
C.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 D.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
A.平原上河网密布 | B.高原上沟壑纵横 |
C.绿洲上瓜果飘香 | D.林区中红松挺拔 |
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及各城市工业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根据各城市工业结构示意图,请说出两个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宝山钢铁厂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这里有哪些发展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中,它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请你说出该地区与长江中上游其他工业区如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各城市工业结构示意图,请说出两个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宝山钢铁厂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这里有哪些发展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中,它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请你说出该地区与长江中上游其他工业区如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峡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图中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运河以东)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
(2)近几十年来,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简要分析其原因。
(3)黄河该河段在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为什么?
(4)图示地区风沙严重,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危害。风沙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一季 节?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5) A、B 两区域相比,B 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要低得多。分析B 区农作物单产较低 的自然原因。
(6)河流入海口通常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入海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为什么?

(1)简要分析图中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运河以东)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
(2)近几十年来,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简要分析其原因。
(3)黄河该河段在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为什么?
(4)图示地区风沙严重,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危害。风沙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一季 节?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5) A、B 两区域相比,B 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要低得多。分析B 区农作物单产较低 的自然原因。
(6)河流入海口通常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入海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为什么?
对照有关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分别是武汉、长沙、南昌和上海 |
B.甲、乙、丙、丁分别是湖北、江西、湖南、浙江四省的省会 |
C.这四个省会城市都濒临大江、大河 |
D.长沙濒临赣江,南昌濒临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