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
A.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B.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
C.南北植被类型的不同D.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连云港的小铭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读“部分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铭同学所到的甲、乙两大地理区域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________为主。其中,甲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四大地理区域之一)。 
(2)A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________资源,国家在这里建设了大型的能源开发工程,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旅途中,小铭乘坐火车,经铁路线①  _______ 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4)甲区域气候:降水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面积最广的地区。原因是:距海________,且被________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5)甲区域瓜果品质特别好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 _________________。
(6)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珍稀物种繁多。近年来,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小铭同学深感忧虑。请大家为保护该高原湿地出谋划策。如:退耕还草(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当前题号:2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北方地区水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最能体验到我国四季变化的是(  )
A. 路线Ⅰ B. 路线Ⅱ C. 路线Ⅲ D. 路线Ⅳ
【小题2】下列四组地理区域,以山脉乙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  ④畜牧区和农耕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区域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对丁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冰雕晶莹剔透
B.草原荒漠广布,绿洲瓜果香甜
C.鱼米之乡,河湖交错纵横
D.雪山连绵,牦牛成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的传统建筑中,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与此直接相关的自然 条件是
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民俗的不同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体现了地理与哪方面的关系密切?
A.地理与服饰B.地理与国防C.地理与饮食D.地理与民居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 。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2)M为  (山脉),P所在的地形区是  高原,针对该高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整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至少写2点)
(3)请参照图中③的描述,完成图中②的内容。
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为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左右。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
D   (省), C    海  
(2)据图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北京市取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4)B  油田,此油田位于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东营,从图中可知,东营市下辖  
    个县(区)。
(5)你认为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至少三条)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区域与之相对应的民风民俗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冬季滑雪运动B.乙——端午赛龙舟
C.丙——那达慕大会D.丁——迎送宾客献哈达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