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盛开的油菜花》可能的拍摄地点是图三的______(填字母)处,简述理由。A处有我国著名的河谷农业区______谷地。
(3)根据图三总结我国外流区分布的特征: ______;因而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___影响大。C是长江的支流____江。
材料一: CCTV-4《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的足迹遍及中国,以下是记者于2018年7月在中国的两地拍摄的影像记录。
材料二: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2)《盛开的油菜花》可能的拍摄地点是图三的______(填字母)处,简述理由。A处有我国著名的河谷农业区______谷地。
(3)根据图三总结我国外流区分布的特征: ______;因而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___影响大。C是长江的支流____江。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区域a和区域c的分界线最接近( )。
【小题3】【小题4】下列诗句中,描述b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小题1】【小题2】区域a和区域c的分界线最接近(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 |
D.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各题。

【小题1】某山脉以北是麦浪滚滚、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小题2】“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上图中的哪个区域:
【小题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4】泰州市位于哪个地区:

【小题1】某山脉以北是麦浪滚滚、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甲、乙之间 | B.甲、丙之间 |
C.丙、丁之间 | D.乙、丁之间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端午赛龙舟 | B.乙──那达慕大会 |
C.丙──迎送宾客献哈达 | D.丁──冬季滑雪运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所示的区域正确的是( )
【小题2】乙、丙的分界线是( )
【小题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人们主要受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影响最为深刻( )
【小题5】“三北防护林”所跨地区没有的是( )

【小题1】甲、乙、丙、丁所示的区域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
D.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
A.400mm等降水量线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C.200 mm等降水量线 | D.秦岭—淮河 |
A.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我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C.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 D.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A.自然环境 | B.生产方式 | C.生活习惯 | D.文化传统 |
A.西南 | B.华北 | C.西北 | D.东北 |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 地区。
⑵将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② ,。
⑶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农业类型是 。B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⑷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虚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思考后填写下表: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传统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任写出两方面,其中气候必写)

⑴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 地区。
⑵将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② ,。
⑶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农业类型是 。B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⑷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虚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思考后填写下表: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传统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任写出两方面,其中气候必写)
项目 | 秦岭――淮河以北(B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A地区) |
地形不同 | 以平原为主 | 以低山、丘陵为主 |
气候 | | |
| |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邮票上的这些民居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10分邮票中民居多出现在_______地区, 1分邮票中民居多出现在___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
(2)以耕作业为农业主要生产方式的区域是A地区和___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A地区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
(3) C地区因其_______高,夏季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D地区因受不得_______(冬、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是全国最少的地方。
(4)在B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

(1)邮票上的这些民居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10分邮票中民居多出现在_______地区, 1分邮票中民居多出现在___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
(2)以耕作业为农业主要生产方式的区域是A地区和___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A地区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
(3) C地区因其_______高,夏季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D地区因受不得_______(冬、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是全国最少的地方。
(4)在B地区中,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和_______工业基地。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关于图中界线c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4】①地区的著名灌溉农业区是

【小题1】图中序号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①—北方地区 | B.②—西南地区 |
C.③—南方地区 | D.④—华北地区 |
A.热量 | B.地势 | C.季风 | D.降水 |
A.西北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B.西北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
C.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D.该线以北河流无结冰现象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河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这种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是
【小题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湖北省位于
【小题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小题4】“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小题1】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是
A.气候、地形 | B.人口分布 | C.地势高低 | D.降水量的多少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A.秦岭一淮河一线 | B.黑河一腾冲一线 |
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 |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
A.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A、B、C、D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甲图是 区域的景观,乙图是 区域的景观。(填区域字母代号,2分)
(2)山脉①是 ,该山脉东侧河流为 ,该山脉河流组合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3分)
(3)干旱是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主要原因是 。(2分)
(4)确定B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该区域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3分)

(1)A、B、C、D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甲图是 区域的景观,乙图是 区域的景观。(填区域字母代号,2分)
(2)山脉①是 ,该山脉东侧河流为 ,该山脉河流组合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3分)
(3)干旱是A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主要原因是 。(2分)
(4)确定B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该区域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是 。(3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______ (山脉)— _____ (河流)一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你的学校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______ 地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 ______ (多/少),属于 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______ 地区,该地区的___________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______(远/近),本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______ (山脉)— _____ (河流)一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你的学校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______ 地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 ______ (多/少),属于 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______ 地区,该地区的___________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______(远/近),本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