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从拉萨出发。途经纳木错、双湖、可可湖等地,最后抵达格尔木。阅读材料,并结合图,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可可西里科考,队员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有
A.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B.大气见度低,阴雨天较多
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
D.雨林广布,交通困难
【小题2】从拉萨到西宁的科考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A.雪山连绵B.成群的斑马在奔胞
C.坎儿井灌溉系统D.窑洞等特色民居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海省最重要的农业区是(  )。
A.柴达木盆地
B.水源充足的绿洲农业
C.黄河沿岸地区
D.气候温凉的湟水谷地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金矿、乱挖虫草、偷猎等原因,使得这里冰川萎缩,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二 青藏地区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图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    省,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3分)
(2)写出治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即可)
(3)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4)如图,规划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到拉萨,全长1 629千米。因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将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据材料分析,建设青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5)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地区黄河流经,山地冰川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
A.藏绵羊B.三河马C.骆驼D.牦牛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17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峰,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读图9,回答问题。

(1)圣火登上的珠穆朗玛峰是山脉的________主峰。图中①是________自治区。
(2)图中铁路线是_______铁路,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高原。
(3)图示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农业生产以后________(畜牲业或种植业)为主。
当前题号:6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哪些能源是青藏地区特有的洁净能源:
A.石油、铀矿B.煤、水能C.秸秆、天然气D.太阳能、地热能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青藏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1)该铁路东起_______,西至“日光城”_______,全长1956公里,由于跨越了“世界屋脊”,所以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________(地形)铁路,也被成为“天路”。
(2)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_____、澜沧江等“三江”的发源地。
(3)站点“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它是个_________湖,也有多种候鸟在这里生息。
(4)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______,所以________资源丰富。
(5)青藏地区的牦牛、藏绵羊都是著名的畜种,这里农业以_______业为主。此外,还有其他农业区,图中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农业区有 _________;利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发展起来的农业区有__________谷地。
(6)该路段目前面临什么环境问题?( )
①冰川萎缩 ②草场退化 ③气候异常 ④动物减少 ⑤台风增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干旱B.高寒
C.湿热D.大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