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4)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海上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2019年,特朗普政府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打关税牌,对全球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这反映了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 B.经济全球化下的各国之间无摩擦 |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 D.经济全球化出现新波折 |
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


A.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D.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为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立于1995年初 |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实现对世界贸易的垄断 |
C.其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 |
D.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 |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多次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美国的所作所为与下列哪一世界性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A.国际联盟 |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C.欧盟 | D.世界贸易组织 |
读《第34章没有国界的世界》中的“大事年表(局部)”,探究问题。
(2)根据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没有国界的世界”出现的原因。
(3)“没有国界的世界”出现后,人类将面临哪些问题?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
大事年表(局部) | |
1947年 | 关贸总协定签署 |
1948年 |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
1950年 | 世界人口达到25亿 |
1960年 | 欧佩克(亚、非、拉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建立 |
1967年 | 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 |
1967年 | 欧洲共同体诞生 |
1981年 | 艾滋病得到确认 |
1992年 | 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93年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 |
1995年 |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
2000年 | 世界人口达到60亿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 |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 |
2003年 | “伊拉克自由”行动 |
——魏凤莲译《简明新全球通史》
(1)根据大事年表,指出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并用上表中具体史实说明。(2)根据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没有国界的世界”出现的原因。
(3)“没有国界的世界”出现后,人类将面临哪些问题?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
战后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材料二 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


材料三 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2)材料二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说到,战后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材料二 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


材料三 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1)写出材料一中标有英文字母处的内容。其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2)材料二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说到,战后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A.七十七国集团 | B.上海合作组织 | C.二十国集团 | D.世界贸易组织 |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
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
C.世界经济全球化 |
D.世界格局多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