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7日,一支3万人的德军迅速靠近莱茵河非武装区。希特勒后来回忆这个场景时说:“进军莱茵河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河,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希特勒如此紧张是因为
A.苏联会从背后发起进攻 | B.《凡尔赛条约》的约束 |
C.国际联盟对侵略战争的制裁 | D.《联合国宪章》的约束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教还远选落后于罗斯福。
材料三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争后,则一败涂地。
(3)根据材料三,说出德国走过的两种不同道路,其结果如何?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教还远选落后于罗斯福。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藏书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材料三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争后,则一败涂地。
(3)根据材料三,说出德国走过的两种不同道路,其结果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 |
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