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29日,台湾最后一任驻美“大使”沈剑虹离开了华盛顿。
1979年1月1日,台湾驻美“大使馆”正式关闭。
1979年4月,美国从台湾撤走军队。
1980年1月1日,美国废除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材料二 中美最高领导人会晤次数:
年份
会晤形式
合次数
双边互访(次)
多边场合(次)
20世纪80年代
5
0
5
20世纪90年代
2
4
6
进入21世纪
6
23
29
 
(注:“双边”,是指两个国家一对一的关系;“多边”,一般指参加同一国际组织或某个活动的多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中美关系4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要双方能够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坦诚对话,推进合作,就一定能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当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又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据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中美关系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承认的。能够佐证邓小平意见的是
A.中美签署《联合公报》B.中国与美国建交
C.万隆会议的成功表现D.中苏进行深化合作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属于 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关系正常化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上,利用了他个人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他”的“外交机敏”是指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为“解决好边界问题”,中国政府(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求同存异”原则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原则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梁回忆说:“那时的北京时间是10月26日的10点钟,通过以后……大家热烈鼓掌,鼓掌了两分钟,然后大家互相拥抱、握手、祝贺,有些非洲国家特别高兴,喊‘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此情境的出现是由于(  )
A.中国和苏联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处交关系
B.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D.中国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为1972年喀麦隆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图案上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这枚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中国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倡导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