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所具有的特征是
A.多元一体B.复杂多样C.一成不变D.特立独行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面图一、图二,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A.建筑技术的发展B.冶铸工艺的提高
C.战争武器的改进D.生产力不断进步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图片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 1 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 10 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判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生活在 ( )
A.北京周口店B.浙江省余姚C.陕西省西安D.云南省元谋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