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一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一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章)
(1)材料一中体现的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谈谈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材料二 中国在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有世界遗产53处。下列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史料图片
 

 

 

名称
A
四川青城山
B
列入名录时间
1987年12月
2000年11月
2001年12月
 
(2)“A”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是山西大同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3)你认为四川青城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数量逐步上升。因此,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成为全球趋势。该趋势为中医药现代化、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推广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摘自《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4)提出“治未病”理论的是谁?分析这一理论被推广的原因。
(5)综上所述,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识,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4)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汉族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局势?,最终出现了怎样的制式局面?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