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与道德
- 法律与秩序
- 国情与理想
-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 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 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
-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时事热点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图说明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制约
③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地方性法规、各类条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制约
③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地方性法规、各类条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和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及随后制定的有关法律
①明确了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②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内容
③初步奠定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④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
①明确了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②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内容
③初步奠定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④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8年8月13日至16日,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山东赛区决赛顺利结束,来自全省17市的中小学选手和58所高校的共1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选手们畅谈自己对宪法的感悟和热爱,其深刻的主题,真情的演讲,激烈的辩论,敏捷的思维,精彩的表现,赢得了阵阵掌声,给观众带来一场宪法教育的视听盛宴。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我国宪法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①它决定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②它赋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其制定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①它决定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②它赋予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③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其制定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此次宪法修改( )
①确定了以弘扬宪法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
③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④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体现
①确定了以弘扬宪法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
③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④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体现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19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小红认为,宪法离我们太远,参加活动还不如背几个英语单词.
判断: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 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宪法和法律 | C.国家立法机构 | D.行政主管部门 |
为更好地发挥宪法的重大作用,2018年11月26日,中宣部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的首届“宪法宣传周”活动,各地纷纷响应,掀起宪法学习宣传新高潮。开展上述活动
A.有利于提升宪法地位,保证宪法顺利实施 |
B.有利于人们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
C.是国家机关的事,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
D.能确保公众认同宪法价值,接受宪法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