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人们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A.载人航天精神将会取代民族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某一事件所特有的,与民族精神关系不大
C.民族精神是其基础和渊源,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D.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不会受到载人航天精神的任何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名句中体现“爱国”的是
A.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B.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善学者能,多能者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分别是
A.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因为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
②人类一切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
③只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和国家才能自立自强,才能发展进步。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引领全国观众重温经典诗词。这表明
A.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B.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中华文化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央视的著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自从开播以来,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让我们进一步的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该节目
①充分挖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更加让我们确信中华民族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③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的需求    
④展现出传统文化魅力和生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将继续开展全国范围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到2020年,所有省份、计划单列市、地级市都有品牌活动,80%以上的县区有品牌活动。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
A.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自信
B.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国民素质
C.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D.可以杜绝一切不健康文化的滋生和蔓延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廖俊波工作二十几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但凡群众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设法去满足。他把忙碌的工作当作乐趣,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
材料二:2018年3月1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卢丽安、黄大发、谢海华夫妇、王珏、黄大年、刘锐、西藏玉麦人、杨科璋、廖俊波、卢永根荣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7《感动中国》将年度团体奖颁给塞罕坝建设者。《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扬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1)“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弘扬了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为让“感动中国”这一“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各方应该怎么做?(请从国家、社会、节目组、公民等角度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近年来,随着中葡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葡在人文领域不断深化的合作,不仅为两国民心相通架起一座座互通共融的桥梁,也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明年是中国与葡萄牙建交40周年。中葡将在对方国家举办文化节予以庆祝。

(1)文化有什么作用?
(2)促进中葡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