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道德与法治

题干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廖俊波工作二十几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但凡群众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设法去满足。他把忙碌的工作当作乐趣,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
材料二:2018年3月1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卢丽安、黄大发、谢海华夫妇、王珏、黄大年、刘锐、西藏玉麦人、杨科璋、廖俊波、卢永根荣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7《感动中国》将年度团体奖颁给塞罕坝建设者。《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扬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1)“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弘扬了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为让“感动中国”这一“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各方应该怎么做?(请从国家、社会、节目组、公民等角度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2-19 11:0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为感受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明确当代青少年的责任,九年级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奋斗新时代,我的中国心”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请你参与。

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汗水和成功培育出了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多次迎来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时刻。受女排精神鼓舞的人们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1987年,中国女排主力队员“铁榔头”郎平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做教练,此时中国女排正值历史低谷。1995年她被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但未能重夺世界冠军,她于1998年辞职后又赴美国执教。2009年郎平一句“国家需要我,我就回来了”,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只身一人到广东恒大女排队执教,2013年再次担任中国女排队教练,对中国队进行刻苦、科学训练。郎平常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用旺盛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诠释着顽强拼搏的体育真谛,神奇逆袭,在时隔12年之后,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2019年9月,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成功卫冕,重返世界第一,为国庆7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此时郎平已经59岁。曾有一段时间,中国女排堕入低谷,人们都认为女排精神已经随着时代而烟消云散,但是郎平带领着这支球队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证明,中国女排精神永不会消失。

在郎平看来,中国女排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和敢于争第一、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行动,诠释和刷新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引发了一场触及中国人灵魂的精神洗礼,有力地弘扬了中国精神。

(1)中国新时代的最强音是______。
(2)请紧扣本节课主题,综合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题目,为郎平写100字左右赞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