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该影片于2019年农历大年初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②地球村的烦恼也不少
③我国的文化创作、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④保护地球、共建和谐地球村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一再创下历史新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再攀升5℃,这将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毁灭性影响。

材料二 2018年12月4日,波兰卡托维兹,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提前3年完成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承诺;目前我们的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中国的做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就增强了人们对对抗气候变化的信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哪些国策、战略的实施?
(2)你认为我国还有哪些做法增强了人们对对抗气候变化的信心?
当前题号:2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材料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指出: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q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侧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我国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你认为符合材料的良好生活方式有哪些?
(3)请你分析,造成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实现的关键。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地球发出的三声叹息,其含义是指
①植被破坏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能源短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观察漫画《有家难回的青蛙》。漫画告诉我们

①青蛙不习惯在陆地上生活
②当前社会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③各种动物都应学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没有买实,就没有杀害”,这句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告诉我们
①要注重精神消费 
②要拒绝适度消费
③要坚持绿色消费 
④保护生态环境从自身做起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昆明日报》报道,云南省普洱市栽培茶树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普洱市在普查中发现这些野生茶林存在被砍伐、被采摘过度的现象,有的还因管理不当导致茶树死亡。 对这一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砍几棵古茶树算不了什么
B.砍掉、死掉几棵古茶树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C.砍掉几棵古茶树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可以理解的
D.野生茶树是我国的珍贵物种,保护古茶树资源刻不容缓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
A.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
B.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C.人类对自然的无能为力
D.人类与大自然的对立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类已经注意到了水污染问题,已经采取了不少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下列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污水处理厂将泻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或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B.为了使衣服洁净,农妇洗衣服使用含磷洗衣粉
C.某化工企业为了防止污水污染河流,将污水排到农田里
D.将洗脸.洗菜的水及时倒掉,以免污染其他水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