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王某有写日记的习惯,其日记经常被同学和父母偷看,为此他经常责怪父母,也常挨父母打骂。同学给他起了不少外号,如“三只手”、“王八”,后王某辍学在家,结伙斗殴、持刀抢劫而锒铛入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王某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写两个)
(2)谈谈王某经历给我们同龄人带来的启示。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可以用下边示意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①政治权利与结社自由   
②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③人格尊严权与姓名权   
④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凡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正确地表达了“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与此相类似的是
A.主刑与刑罚
B.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C.权利与义务
D.道德与法律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小倔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二后,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受其“读书无用”观点的影响,上课打瞌睡,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在QQ空间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老师多次教育,小倔却不改。纠集他人结伙滋事,多次欺凌弱小,携带管制刀具,老师和领导多次教育,但小倔仍然不改,直到初三下学期有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倔是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经过审理,人民法院判处小倔有期徒刑4年

(1)小倔的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并颂布实施的一部法律是什么?
(2)“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小倔进行不公开审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我国哪部法律规定了这一保护的主要内容?
(3)小倔由“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4)请从培养高雅情趣的角度,简要谈谈小倔可以怎样品味美好生活,防止沦为少年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探究题 | 难度:0.99

   夏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物,因此多次受到学校的批评和处分。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夏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福建莆田县14岁少年凌某在校无心学习,犯强奸罪被判处缓刑不思悔改,半年不到,又强奸名未成年少女,因犯强奸罪被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零八个月 。 凌某的经历警示我们
A.学习好就不会犯罪B.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犯罪应受到刑事处罚D.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前题号:7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严重不良行为是一种
A.犯罪行为B.违法行为C.不道德行为D.不理智的行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有不良行为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 不是什么不良习气,不用改正    ④有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向违法犯罪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厌学一逃学一辍学一流失社会一劣迹行为一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A.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B.大错不犯,小错少犯及时改
C.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D.不良行为会演变成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