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练习卷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试卷号:72005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1/29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鹬蚌(yù bànɡ)相争的结果是渔翁得到了好处。   (____)
(2)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____)
(3)《万字难写》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zhé)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____)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____)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   (____)

2.选择题(共4题)

2.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
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
3.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
4.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
5.
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的成语故事是(  )
A.东施效颦(pín)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掩耳盗铃

3.填空题(共1题)

6.
文学积累。
(1)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____。这些寓言故事题材____,形式活泼。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____,可以是____,也可以是植物。故事多借用____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但仍需要自己去理解、思考。 
(2)伊索寓言包含很多_____的民间故事,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_______,刻画出来的形象_______,每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_____,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 
(3)读克雷洛夫寓言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却被赋予了______。老故事,新道理,这也是很多古老的寓言能够______、______的原因。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①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字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②子高:叶公的字。③钩:衣服上的带钩。④凿:通“爵(jué)”,古代饮酒的器具。⑤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⑥牖(yǒu):窗户。⑦施(yì):延伸。⑧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叶公(________)龙    弃而还(________)
好夫(________)龙而(________)龙者也
【小题2】“五色无主”描写的是叶公______的样子,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小题3】这个故事写的是叶公表面上______,实际上______。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太阳出来了,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儿地运回家。

蚂蚁的粮仓可真大啊!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为了使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一些,蚂蚁仍然四处寻找食物,汗水顺着它的脸直往下流,它也顾不上擦汗。这时,玩了一夏天的蝉从它头上飞过,看到蚂蚁累得那副神情,便嘲笑说:“傻瓜,又在自讨苦吃,你看我多么自在,你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一样自在呢?”说着飞到了蚂蚁头上的树枝,跳了一会儿舞,那舞姿实在是太美了。蝉在心里赞美着自己。

转眼间,冬天到了,蚂蚁推开门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时蝉飞了过来,它有气无力地说:“好兄弟,给我点一些吃的吧,不然我会饿死的。”蚂蚁说:“那你夏天为什么不找些过冬的粮食?”“夏天我正忙着唱歌呢。”“那秋天呢?”“秋天我正忙着跳舞呢。”蚂蚁拿出粮食给蝉吃。看着蝉那狼吐虎咽的样子,蚂蚁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只顾着夏天唱歌,秋天跳舞,那冬天就只能饿肚子了。”

【小题1】用横线画出描写秋雨过后蚂蚁的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秋雨过后蝉的表现的句子。
【小题2】文中蚂蚁的特点是_____,蝉的特点是______。
【小题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下列哪一个俗语相似?(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9.
阅读

画蛇添足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先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但是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又喝不完。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有人建议说:“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谁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大家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他回头看看别人,他们都还没有画好呢。他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便扬扬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小题1】先画好蛇的那个人给蛇画上脚,是为了_______。
【小题2】给蛇画脚的人没有喝到酒的原因是_______。
【小题3】这个故事说明了(  )。
A.要有高超的画技,才能喝到那一壶酒。
B.要谦让有礼,懂得与他人分享好的东西。
C.要实事求是,蛇是没有脚的,就不能给它画上脚。
D.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这样只会把事情办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