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①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字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②子高:叶公的字。③钩:衣服上的带钩。④凿:通“爵(jué)”,古代饮酒的器具。⑤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⑥牖(yǒu):窗户。⑦施(yì):延伸。⑧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叶公(________)龙    弃而还(________)
好夫(________)龙而(________)龙者也
【小题2】“五色无主”描写的是叶公______的样子,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小题3】这个故事写的是叶公表面上______,实际上______。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29 02: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小题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小题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__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
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
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
(甲)小儿:______ (乙)小儿:______
【小题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  )
A.应该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D.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