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7122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选择题(共21题)

1.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2.
科学家之所以有很多发明和创作,首要工作是( )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获取事实与证据D.合作与交流
3.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小B.偏大C.不变D.都有可能
4.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5.
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和38.5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
A.36.5 ℃和38.5 ℃B.36.5 ℃和37.5 ℃
C.37.5 ℃和38.5 ℃D.38.5 ℃和38.5 ℃
6.
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
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7.
小华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cm,18.1cm,18.2cm,18.3cm,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  )
A.18.1cmB.18.15cmC.18.2cmD.18.3cm
8.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5米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C.瑞安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200立方米
9.
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方法不能提高测量精度的是(  )
A.用累积法测量细小物体的长度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D.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10.
有关滴管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把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B.吸取液体后,胶头不可以倒置
C.滴液时,滴管口应垂直在容器上方
D.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1.
小明同学在研究“人的身高和脚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测得他自己的身高为167.6厘米,脚长为23.94厘米,则他两次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多少(  )
A.厘米、厘米B.毫米、毫米C.厘米、毫米D.毫米、厘米
12.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13.
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14.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
A.18℃B.20℃C.17℃D.25℃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液体加热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
16.
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明想测量一个桃核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
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
④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时,测得的身高为167.6厘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18.
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到-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0℃B.4℃C.略低于0℃D.略高于-40℃
19.
如图,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C.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20.
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台风“利奇马”登录我国B.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
C.“神舟十号”发射成功D.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21.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2.填空题(共8题)

2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毫米=________米;     
(2)300毫升=_________升;
(3)4.5立方米=________立方厘米;
23.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如下:

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将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C、待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 D、估计液体的温度 E、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则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上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24.
由于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_____实验的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
25.
如图甲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由此可见,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___________的决定的。
26.
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了一个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毫升水一次倒入空瓶子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从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份,分别做上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毫升.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了。小科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如图甲、乙,请判断哪个量筒更精确?_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写出下图所示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其最小刻度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9.
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直径为2.5___________。
(2)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60__________。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____________。
(4)一个饮料罐的容积约为0.35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