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1.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猜想假设 | C.进行实验 | D.分析论证 |
4.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
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
5.
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和38.5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
A.36.5 ℃和38.5 ℃ | B.36.5 ℃和37.5 ℃ |
C.37.5 ℃和38.5 ℃ | D.38.5 ℃和38.5 ℃ |
6.
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
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 B.大于6毫升 | C.等于6毫升 | D.无法确定范围 |
7.
小华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cm,18.1cm,18.2cm,18.3cm,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 )
A.18.1cm | B.18.15cm | C.18.2cm | D.18.3cm |
8.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5米 | 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
C.瑞安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 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200立方米 |
11.
小明同学在研究“人的身高和脚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测得他自己的身高为167.6厘米,脚长为23.94厘米,则他两次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多少( )
A.厘米、厘米 | B.毫米、毫米 | C.厘米、毫米 | D.毫米、厘米 |
12.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 | 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 |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 | 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
13.
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
14.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
A.18℃ | B.20℃ | C.17℃ | D.25℃ |
16.
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明想测量一个桃核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
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
④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时,测得的身高为167.6厘米
①小明想测量一个桃核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
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
④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时,测得的身高为167.6厘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
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到-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0℃ | B.4℃ | C.略低于0℃ | D.略高于-40℃ |
19.
如图,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
B.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
C.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
21.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 B.大于6毫升 | C.等于6毫升 | D.无法确定范围 |
2.填空题- (共8题)
23.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如下:

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将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C、待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 D、估计液体的温度 E、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则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上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A、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B、将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C、待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 D、估计液体的温度 E、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则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上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26.
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了一个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毫升水一次倒入空瓶子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从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份,分别做上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毫升.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了。小科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如图甲、乙,请判断哪个量筒更精确?_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