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后,递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测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用下图装置测定因存放不当而部分变成碳酸钠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取试样质量10.12g、锥形瓶质量137.88g,加入足量稀硫酸(质量为50g)每隔相同时间读数一次,数据如下表:


(1)不必进行第七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至少为多少?_____________


(1)不必进行第七次读数的原因是
(2)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至少为多少?
4.
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
化药品的标记如右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
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三次,每次二片。
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盐酸多少毫克?
化药品的标记如右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
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三次,每次二片。
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盐酸多少毫克?

2.选择题- (共19题)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
7.
RbOH(氢氧化铷)与KOH的性质相似,其碱性比氢氧化钾强,下列有关RbOH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铷易溶于水 |
B.氢氧化铷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C.氢氧化铷不能与FeCl3反应 |
D.氢氧化铷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
8.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NaOH = NaAlO2+ 2H2O ,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NaOH = NaAlO2+ 2H2O ,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①用砂纸打磨除锈、活性炭吸附色素
②金属铝表面生成氧化膜,空气液化
③酒精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往石灰水
④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变蓝,石蜡熔化
⑤二氧化碳低温受压凝固成干冰,冰融化成水
⑥汽油挥发,汽油燃烧
①用砂纸打磨除锈、活性炭吸附色素
②金属铝表面生成氧化膜,空气液化
③酒精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往石灰水
④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变蓝,石蜡熔化
⑤二氧化碳低温受压凝固成干冰,冰融化成水
⑥汽油挥发,汽油燃烧
A.①③ | B.③⑥ | C.④⑤ | D.⑤⑥ |
10.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后铅笔写字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
B.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NaOH |
C.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KOH |
D.断开电源写字字迹不会变红 |
11.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
B.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
C.拿一条pH试纸沾取待测溶液可用来测该溶液的pH值 |
D.皮肤上不小心沾上了浓硫酸,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
1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导电能力强 |
B.它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 |
C.它的pH=0 |
D.它是生命体必不可少的 |
13.
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HCl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
A.Ba(OH)2、MgSO4、Na2CO3、HCl |
B.Na2CO3、Ba(OH)2、MgSO4、HCl |
C.HCl、MgSO4、Ba(OH)2、Na2CO3 |
D.Ba(OH)2、Na2CO3、HCl、MgSO4 |
14.
亚硝酸钠(NaNO2)常被冒充食盐或被误作食盐食用,导致多起中毒事件发生。小杰同学根据下表资料及已有化学知识,设计了四种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者为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是NaNO2
③分别溶于15℃时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得多的是NaNO2
④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pH大的是NaNO2
项目 | 亚硝酸钠 | 氯化钠 |
溶解性 | 15℃时溶解度为81.5g | 15℃时溶解度为35.8g |
熔点 | 271℃ | 801℃ |
沸点 | 320℃时发生分解放出有臭味气体 | 1413℃ |
水溶液酸碱性 | 碱性 | 中性 |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者为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是NaNO2
③分别溶于15℃时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得多的是NaNO2
④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pH大的是NaNO2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5.
下列根据图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两边同时加入金属,左边试管中产生气泡更快 |
B.乙图中,两边同时加入固体,左边试管内液体温度下降 |
C.丙图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
D.丁图中,取下镁带点燃,将全部生成物再放回天平左盘,天平向右倾斜 |
17.
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鉴别它们,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不能鉴别两者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 |
B.用压强计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 |
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 |
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 |
18.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 ="=" 2FeCl3+3H2↑ | B.Fe2O3+HCl ==FeCl2+H2O |
C.Cu+2HCl ==CuCl2+H2↑ | D.Cu(OH)2+2HCl ="=" CuCl2+2H2O |
20.
物质X和物质Y(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A.X+2Y=XY2 |
B.3X+6Y=X3Y6 |
C.3X+8Y=3XY2+2Y |
D.3X+8Y=X3Y8 |
21.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Na2CO3、NaCl |
B.Ca(OH)2、HCl、Na2SO4 |
C.NaOH、H2CO3、NaCl |
D.H2SO4、NaOH、Na2CO3 |
22.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B(OH)2+3H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化合反应 | D.置换反应 |
3.填空题- (共5题)
24.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
25.
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变成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填字母)。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变成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填字母)。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A.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
26.
在H、O、Cl、C、Na几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写化学式),并在括号内填上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
(2)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 ();
(3)“侯氏制碱法”中的碱 ();
(4)可作凋味品和防腐剂 ();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
(2)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 ();
(3)“侯氏制碱法”中的碱 ();
(4)可作凋味品和防腐剂 ();
27.
在北京举办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全国禁毒展览,展品中的大麻(主要成份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D.盐酸
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2)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D.盐酸
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2)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