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这就都是生活常识,其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启迪我们去思考。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除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毫升?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除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钠溶液,将它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毫升?
2.
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5千克,用细线系一质量为1.78千克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试分析、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______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2.选择题- (共21题)
3.
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
B.喝过可乐以后,往往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
D.冰过的可乐比未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
5.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m1溶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m2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m3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
B.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C.m2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
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
7.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②④ |
8.
茗茗在家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蔗糖没有溶解,然后她又用火将其加热至50℃,发现蔗糖全部溶解了,判断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蔗糖的溶解度 | B.溶液的质量 |
C.溶剂的质量 |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
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B.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
11.
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位置后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位置后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⑤ |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装满水,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都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


A.甲变小,乙不变 | B.甲变大,乙不变 |
C.甲不变,乙变大 | D.甲变小,乙变大 |
18.
将质量为90g的物体放入盛有200ml的酒精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3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A.物体沉在量筒底部 |
B.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 |
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 |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20.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
21.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
3.填空题- (共7题)
24.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把一粒缺角的氯化钠晶体,放入它的饱和溶液中保持温度不变并在密闭条件下,经过一段很长时间,晶体的缺角会自动补上(成为完整的立方体).这时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6.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20°C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27.
溶液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有重要作用.
(1)将一匙蔗糖放入足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将一匙蔗糖放入足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8.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如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写出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1)如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写出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 |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 ||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