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在如图甲覆杯实验中,同学A认为“大气把纸片托住了”,而同学B对此表示怀疑。同学A认为可借用以前学过的“证明声音的传播要依赖介质”的实验方法加以验证,于是,同学A从实验室借来一些完好器材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随着抽气机不断往外抽气,原先预计可以看到纸片会掉下来的现象却没有发生。你认为同学A的实验设计思想是否合理?分析实验不能达到预计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4题)
4.
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氯化钠 |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5.
在图a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 (b)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阻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1.8×103千克/米3 |
B.2.3×1103千克/米3 |
C.2.8×103千克/米3 |
D.3.2×103千克/米3 |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蔗糖的溶解度是187克;
③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100克硫酸铜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⑤20℃时,A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0克,70℃时B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了181克刚好饱和,则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蔗糖的溶解度是187克;
③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100克硫酸铜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⑤20℃时,A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0克,70℃时B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了181克刚好饱和,则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A.④ |
B.①③ |
C.②⑤ |
D.④⑤ |
8.
2013年6月19日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的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进行了歼-15舰载战斗机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这是歼-15今年首次成功在辽宁舰着舰起飞,歼-15起飞后( )


A.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B.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
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
B.p甲<p乙 |
C.p甲=p乙 |
D.无法判断 |
11.
底面积相同的A,B两个容器,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如图,比较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是( )


A.FA=FB,PA=PB |
B.FA>FB,PA=PB |
C.FA<FB,PA>PB |
D.FA=FB,PA<PB |
15.
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然后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B.瓶内的气压变大,水的沸点升高,所以水再次沸腾 |
C.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
D.瓶内的气压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再次沸腾 |
3.填空题- (共2题)
16.
有一盛水容器,水中倒立着一个敞口玻璃杯,杯中封有一部分空气,处于悬浮状态,如果在盛水容器中加水,玻璃杯的运动趋势将可能______________(填“下沉”、“上浮”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