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104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综合题(共1题)

1.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判断图中C、D两地气候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别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2.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º~10ºN盛行下沉气流
B.10ºN~20ºN盛行东南风
C.20ºN~30ºN盛行西北风
D.30ºN~40ºN盛行西南风
【小题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3.

   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 2017年12月10日清晨开始喷发岩浆和火山灰,迫使超过3000名当地居民陆续撤离。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阿贡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岩石圈
【小题2】受弥漫在大气中火山灰影响,图中()
A.①将增强B.②将减弱C.③将减弱D.④将增强
4.
第3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南博会)暨第23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5年6月12日至6月16日在昆明举行,大大促进了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博会开幕时(北京时间9:40),位于西五区的纽约夏令时为( )
A.6月11日19:40B.6月11日20:40
C.6月11日21:40D.6月12日20:40
【小题2】南博会期间下列地理现象的描述,最不可信的是(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珀斯森林火险等级低
C.好望角附近海域风高浪急D.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喜收小麦
5.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6.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陆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MNQPB.MNPQC.QPMND.QPNM
【小题2】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小题3】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
A.两者均加强B.两者均减弱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7.
下表为北京市2015年11月天气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注:霾是指大气中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小题1】霾日时,能见度变差,主要是因为( )
A.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霾吸收了太阳辐射
C.霾增强了大气散射D.霾反射了太阳辐射
【小题2】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
A.降温能消霾B.干冷能消霾
C.高压能消霾D.大风能消霾
8.
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图示月份为(  )
A.北半球,7月B.北半球,1月
C.南半球,7月D.南半球,1月
【小题2】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
A.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B.两地都雨热同期
C.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Q地的多雨期与北京基本一致
9.
我国有很多以别离和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送兄)图中所描绘景色季节大致在(   )
A.都灵冬运会期间B.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收获忙时期
C.尼罗河正处于一年水位最高时期D.江南地区烟雨蒙蒙时期
【小题2】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测,船只所停靠的位置大致在河流的(   )
A.东岸B.西岸C.南岸D.北岸
10.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融化层”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
【小题3】“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
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
11.
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③两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分别是
A.a、bB.d、aC.b、cD.d、c
【小题2】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A.甲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B.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最低
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D.乙图中b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12.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小题2】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
A.使水呈三态变化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C.造成海平面下降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13.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丙分别代表
A.岩浆、岩浆岩B.岩浆、沉积岩C.沉积岩、岩浆岩D.岩浆岩、岩浆
【小题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箭头,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A.ACB.ABCC.BCDD.AD
【小题3】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煤层的是
A.砾石和大理岩B.页岩和石灰岩C.砂岩和玄武岩D.石英岩和花岗岩
14.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A.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小题2】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其边界分为两种:相互挤压碰撞的为消亡边界,彼此分离的为生长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板块运动方向不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5.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16.
下图示意新疆某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天山山脉附近B.塔里木河沿岸C.山前冲积扇D.河流上游地区
【小题2】造成该地区人口容量较小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光热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生物资源
17.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四川盆地
【小题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地形封闭B.降水均匀C.山河相间D.地势低平
18.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40°盛行西南风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D.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小题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3.选择题(共2题)

19.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回答下题.

20.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回答下题.

4.填空题(共3题)

2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图中表示昏线的是______。
(2)此日过后(短期内),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时,D点的夜长是____小时。
(4)今天,广州、北京、长春、哈尔滨四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_____。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

(1)写出图II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图I中的气压带或者风带:甲___,乙__,丙___,丁___。
(2)图III中A处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图II中____、___有关,B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图II中__有关。
(3)图I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季,该季节亚欧大陆被___气压控制。
23.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从岩层形态看甲地为 (地质构造),该部位岩层受到 ,其槽部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从而形成 (地形类型)。
(2)水循环②环节为 。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 (季节)水量最大,此时盛行 风。
(3)是否适合在乙处修建大型水库  ,乙地可能蕴含丰富的 资源 。
(4)从乙处修筑公路到甲处,公路应呈    (型/状)弯曲。丙处以东地区修筑交通线路受地形条件影响
(5)丙处的地貌名称是 ,其成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