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11-08 08:0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同类题3
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一般认为是( )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
B.生物分解有机物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小题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
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区日照时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A.青海、安徽、新疆
B.新疆、青海、安徽
C.新疆、安徽、青海
D.安徽、青海、新疆
【小题2】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海拔高度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同类题5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是大气的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层。
(2)A层中水汽、杂质集中,对流运动显著,所以________复杂多变。
(3)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人类通信。电离层存在于A、B、C中的____层。
(4)B层有利于飞机飞行,主要原因是天气__________和大气比较稳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