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11-08 08:0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谚语说“十雾九晴”的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同类题2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温室大棚原理的运用,其运用原理类似于图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某日雾霾天气严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雾霾对①环节影响小
B.雾霾加大了气温日较差
C.雾霾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D.雾霾使④环节减弱
同类题3
下图中甲图表示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为()
A.6时—8时
B.8时—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小题2】产生甲、乙两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同类题4
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和“藏族同胞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藏旗人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一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藏袍反映当地
A.①弱、③强
B.①弱、④强
C.②强、③弱
D.②强、④弱
同类题5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
(1)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8分)
(2)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原因。(10分)
(3)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8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