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19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5

1.综合题(共2题)

1.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 Ⅰ、BamH Ⅰ、Mbo Ⅰ、Sma 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性纯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种不同DNA片段。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用影印法接种到只含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进一步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5)假设用BamH Ⅰ切割DNA获取目的基因,用Mbo Ⅰ切割质粒,然后形成重组质粒,若将插入在抗生素B抗性基因处的目的基因重新切割下来,能否用BamH Ⅰ?为什么?___
2.
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的问题:dMAb 技术是一种通过 DNA 编码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下图是 dMAb 技术在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临床研究中的操作流程。

(1)要保证所制备的抗体能精准识别埃博拉病毒抗原,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所需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
A.抗体的氨基酸序列 B.埃博拉病毒的核苷酸序列
C.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D.埃博拉病毒衣壳的氨基酸序列
(2)图中重组质粒的构建所需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中作为运载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MAb 也涉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下列过程描述与图中序号相符的是________。
A.①——获取目的基因 B.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C.③——重组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D.④——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5)传统的利用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运用生物工程中的技术有_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6)与传统利用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相比,dMAb 技术在抗体的制备上有何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点)

2.单选题(共7题)

3.
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C.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4.
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尿素
B.Ⅰ生态系统 Ⅱ组成成分 Ⅲ营养结构 Ⅳ食物链、食物网
C.Ⅰ免疫细胞 Ⅱ淋巴细胞 Ⅲ吞噬细胞 ⅣT细胞
D.Ⅰ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Ⅱ同化的能量 Ⅲ粪便的能量 Ⅳ呼吸消耗的能量
5.
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D.驱蚊草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6.
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设置了两个组进行实验。将一定量的含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培养液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裸小鼠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其原因是细胞免疫完全丧失和体液免疫大部分丧失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等量不含结肠癌细胞的培养液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7.
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  )
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④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本物种试管苗;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
8.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图1和图2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
9.
某研究学习小组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