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 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14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7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养鸡场出现大量疑似沙门氏菌(SM)病,利用氨苄西林、强力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治疗后,鸡的死亡率没有明显降低。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回答:

(1)过程①中,须将接种环进行_______处理后,从病死鸡的肝脏、小肠、盲肠等处采集内容物,接种到肉汤培养液培养24h。
(2)过程②中,将蘸取的肉汤培养液利用________法接种、培养24h后,根据_________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挑选出基本符合沙门氏菌特征的单个菌落再接种培养备用。
(3)研究人员取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分别选用多种抗生素,按照不同抗生素治疗量的比例配制药液,浸泡等量小纸片,干燥后备用;取沙门氏菌,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悬液后,取适量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平皿上;取不同抗生素处理的小纸片贴在平皿上,培养24h后,测量每种小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圈直径(mm),如下表:
药物名称
林可霉素
强力霉素
 阿奇霉素
恩诺沙星
氨芐西林
头孢克洛
阿米卡星
小纸片1
6
9
7
22.5
10
15.5
20
小纸片2
11
7
5.5
19
7
10
18
小纸片3
8
8
6
26.5
9
19
21
 
在治疗沙门氏菌病时,应首选,_________种药物。
(4)为了探索治疗沙门氏菌病的新途径,研究人员选用健康的3日龄鸡,每组10只,尝试利用SDZ噬菌体进行试验,研究方案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注射生理盐水(
200
100
 
 
注射SDZ噬菌体(
 
100
 
100
注射沙门氏菌液(
 
 
 
100
 
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鸡的存活数依次为10只、10只、4只、9只。请分析:
①设置B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C组应注射________。
②本实验说明________,且可以避免因长期使用抗生素而产生________。
2.
科研人员利用大肠杆菌构建了抗虫基因文库。最新研究发现漏斗蜘蛛中的AH基因控制合成的毒素肽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现以p-B质粒为载体,构建AH基因的cDNA文库。图1表示p-B质粒,其中Cm!r表示氯霉素抗性基因,ccdB 基因表达产物能抑制大肠杆菌DNA复制。图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且不同种限制酶识别序列不同,其中Aiu I、Xba I、Ssp I和Mfe I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是AGLCT、T4CTAGA、AATIATT、 CIAATTG。请分析回答:

(1)为获得AH基因的cDNA,先要从漏斗蜘蛛毒素肽分泌细胞中提取_________,再利用反应体系中添加__________,从而准确合成出AH基因的cDNA,排除其他提取物的干扰。若从漏斗蜘蛛其他组织细胞提取,则难以成功,原因是其他组织细胞中_________。
(2)利用图中的质粒和A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宜选用________双酶切质粒,再选用_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将切割后获得的DNA片段混合,经DNA连接酶处理后,再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在含有适量氯霉素的培养基中添加适量冷冻的________,以促进转化。
(3)经上述处理培养后,获得存活的大肠杆菌中应含有的质粒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3.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双链DNA与蛋白质外壳组成)感染各种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对猪的致死率接近100%。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传染人。下列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B.猪被其侵染后,在内环境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
C.猪被其侵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特异性抗体
D.其基因组庞大且大多数基因功能未知,给开发疫苗带来难题
4.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物种种类(种)
0-10年
10-20年
20-30年
30-40年
40-50年
藤木层
3
0
0
0
1
灌木层
22
1
1
0
2
乔木层
23
26
20
10
5
 
A.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10~40 年间,藤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
C.林窗的出现,会显著降低乔本层、灌木层与藤本层的物种丰富度
D.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定期合理开采木材,有利于群落的发展
5.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用固定化酶技术,可提高酶的利用率
B.果酒制作实验中,用人工培养的菌种,可提升果酒品质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D.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加冰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可利于DNA析出
6.
“试管山羊”的育成,将国际胚胎工程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展现了家畜改良的美好前景。如图为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性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可以在获能溶液或者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
C.丙过程形成的早期胚胎仅有细胞分裂尚无细胞分化
D.丁过程可移植到任一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母羊体内
7.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往往与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密切相关
D.合理开发利用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均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8.
血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下列有关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有激素、抗体和消化酶等物质
B.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都在血浆中被吞噬消化
C.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障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D.过敏反应会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部分血浆蛋白渗出
9.
如图为利用某原种植株培育新品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植株I可维持原种植株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B.子代植株III的培育过程通常需经多代自交选育完成
C.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是子代植株I和II
D.获得子代植株IV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10.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用动物干细胞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团队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约20天培养得到重达5克的培养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猪肌肉干细胞,通常需要用胰蛋白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在培养过程中通常要通入5%的CO2,以刺激细胞呼吸
C.培养肉往往使用添加了糖、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
D.培养肉作为食品上市还要经过产品安全性等相关性能的评估
11.
如图为动物细胞某条染色体DNA分子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上基因I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II中碱基对发生改变,生物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II与基因III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在细胞生命历程的任何时期,基因中的碱基对都可能发生改变
12.
如图中实线表示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正常曲线。虛线①和②分别表示经某种方式处理后,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异常曲线。则可能的处理方式分别是(   )
A.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B.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C.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D.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3.多选题(共1题)

13.
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得到酵母菌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筛选该高产菌株需要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
B.探究最适温度时应尽可能将发酵液的pH控制在9左右
C.该酵母菌高产菌株产生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是35℃
D.利用该高产菌株降解纤维素时需严格保持厌氧环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