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校(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01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3

1.非选择题(共2题)

1.
材料一:油蚕(ZW型,其中ZW为雌性,ZZ为雄性)能否抗NPV病毒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油蚕上有无斑点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无斑点为显性。现有两油蚕杂交,F1中非抗无斑点雄性:非抗斑点雌性:抗性无斑点雄性:抗性斑点雌性= 3:3:1:1。
材料二:Z、W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具有等位基因。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写出亲代油蚕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3)若B、b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用雌性斑点油蚕与某纯合无斑点但经过诱变的雄性油蚕杂交,F1出现了雄性斑点油蚕,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杂交实验判断该雄性斑点油蚕的出现是由雄性亲本的精子出现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突变还是相应基因缺失(染色体依然存在)导致的(已知B、b基因同时缺失会使受精卵致死)。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南方冬季常受强寒潮和霜冻影响,对香蕉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链环状DNA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由于无性繁殖是香蕉繁育的主要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因此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香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脱毒香蕉苗的获得,可选取_________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建立可靠的BBTV检测方法可以监控脱毒香蕉苗的质量,请指出两种检测病毒存在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诱变育种从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简述一种培育抗寒香蕉品种的方法及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6题)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斐林试剂是甲、乙液混合使用,还需水浴加热
B.鉴定样品是否含氨基酸,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用台盼蓝染液进行染色,可鉴别酵母菌细胞的死活
D.用醋酸洋红染色根尖细胞的染色体之前,根尖需要漂洗
4.
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de段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B.bc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处于cd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2个Y染色体
D.ef段细胞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5.
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若细胞外Na浓度降低,会影响动作电位的产生
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激素、酶等物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6.
下列对下图曲线a和b“可分别代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DNA含量和ATP量
B.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表现能力的变化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D.萌发的小麦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7.
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B.细菌细胞中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线粒体
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D.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
8.
以下结构中,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  )
A.细胞核B.中心体C.细胞壁D.核糖体
9.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细胞在分裂时都会有纺锤体的出现
B.胚胎发育时期,不可能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
C.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增大,可能出现端粒缩短的现象
D.海拉细胞是一种癌细胞,细胞分裂期无法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10.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在细胞内合成,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C.煮熟的鸡蛋因蛋白质的肽键暴露而易被蛋白酶水解
D.酶的催化作用实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1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可进行丙酮酸的分解
B.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C.人体细胞中的多糖主要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
D.细胞膜两侧各种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被动运输来维持
12.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该基因有300个碱基,其中A有60个,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化学键断裂需要能量和解旋酶作用
B.②处有氢键150个
C.该基因表达合成多肽时最多脱去98个水分子
D.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60个
13.
下列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B.格里菲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C.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摩尔根先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和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14.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突变型的出现为枯草杆菌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5.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如下图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中35S标记的是 DNA
B.图示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上清液a中放射性比较低,沉淀物 b 中含放射性的较高
D.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 ② 过程中的离心程度无关
16.
下图所示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种a和物种b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杂种植物的形成,说明物种 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7.
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
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
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
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3.实验题(共1题)

19.
苹果是常见水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广受人们喜爱,但其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滞销,腐烂变质。某市为缓解产销矛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大致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果酒发酵初期先通入适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发酵之后进行果醋发酵,需要改变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当氧气和糖分充足时,发生的主要物质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苹果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酵母菌能反复利用,常用______________法固定酵母细胞;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的酒精产量平均值明显高于使用游离酵母进行发酵的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