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8题)
1.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
(2)脑啡肽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
(3)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请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__________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
(2)脑啡肽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
(3)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请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__________的多样性。
2.
下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请回答相关问题。

(1)M1在动物细胞内是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内是__________。
(2)图中①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②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
(3)生物体中的m3有__________种,每种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
(4)生物体中的m4有__________种,每种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
(5)从分子结构解释M3的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M1在动物细胞内是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内是__________。
(2)图中①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②代表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
(3)生物体中的m3有__________种,每种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
(4)生物体中的m4有__________种,每种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不同。
(5)从分子结构解释M3的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所示为人体在某项生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2)如果B代表蔗糖,则C和D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1)图中标有字母的物质中,__________代表酶,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
(2)如果B代表蔗糖,则C和D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但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
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 |
C.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 |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
4.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___ 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帮助离子进入细胞的是图中 [1]________ 。
(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3]______________ 。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_ 的种类和数量。

(1)图中[2]表示两层
(2)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
(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3]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
5.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乙图所示细胞与甲、丙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组图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分泌物除酶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标号)。
(3)请写出丙较所示细胞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乙图所示细胞与甲、丙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组图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分泌物除酶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标号)。
(3)请写出丙较所示细胞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A、B、C三种细胞内部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各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特。e由4—8个扁平囊重叠而成。周围有囊泡。将关于试样A、B、C的细胞结构的有无作如下表的整理(+:存在;-:不存在)
请判断:
(1)试样A、B、C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结构b与d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结构 | a | b | c | d | e |
试样A | - | - | - | - | - |
试样B | + | + | + | - | + |
试样C | + | + | - | + | + |
请判断:
(1)试样A、B、C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结构b与d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及其去向,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
(3)丁物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__________。
(4)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__。

(1)图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
(3)丁物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__________。
(4)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__。
8.
如图表示细胞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1] __________中。
(2)唾液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3] __________运输到[4] _________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
(3)图中显示分泌小泡正与细胞膜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特点。

(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1] __________中。
(2)唾液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3] __________运输到[4] __________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
(3)图中显示分泌小泡正与细胞膜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特点。
2.单选题- (共46题)
9.
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④→①→②→③ | B.④→⑤→③→② |
C.⑤→④→②→① | D.⑤→④→②→③ |
10.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
17.
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TP、RNA、DNA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 |
B.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
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
D.只有葡萄糖、果糖等单糖是还原性糖 |
22.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 B.798、12和10 | C.799、1和1 | D.799、11和9 |
23.
下表有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A | 苹果中的还原糖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C | DNA | 健那绿 | 绿色 |
D | RNA | 派洛宁 | 红色 |
A.A | B.B | C.C | D.D |
28.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
29.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
B.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单位 |
C.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
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 |
32.
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下述论点中,能揭示出不同的膜物质分子之间排布关系的论述是( )
A.磷脂排成双分子层 |
B.蛋白分子覆盖、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
C.两侧膜物质排列不对称 |
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
33.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A.人的白细胞 | B.鸡的红细胞 | C.蛔虫的体细胞 | D.大肠杆菌细胞 |
38.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
40.
下图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对这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 B.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
C.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 | D.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
42.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细胞核 |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
C.细胞质 |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
44.
血浆中Ca2+含量太低时,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2+的作用之一是( )
A.构成细胞结构主要成分 |
B.维护细胞正常形态 |
C.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
D.调节细胞内液浓度 |
49.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目接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
50.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流感病毒、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
B.不含磷脂成分的样品是流感病毒 |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
D.既有DNA、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
54.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单选题:(4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