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 + 3Cl2(g) = 2PCl3(g) △H=-612kJ/mol
2P(s) + 5Cl2(g) = 2PCl5(g) △H=-798kJ/mol
气态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可逆反应PCl3(g)+Cl2(g)
PCl5(g) 2E(g)
F(g)+G(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可滑动、无摩擦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时有关物理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达到平衡I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为 。
②平衡I到平衡II的条件①是 (填“升温”或“降温”)。
(3)亚磷酸(H3PO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如图所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一定温度下,Ksp [Mg3(PO4)2] =6.0×10-29,Ksp [Ca3(PO4)2] =6.0×10-26。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3PO4,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 + 3Cl2(g) = 2PCl3(g) △H=-612kJ/mol
2P(s) + 5Cl2(g) = 2PCl5(g) △H=-798kJ/mol
气态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可逆反应PCl3(g)+Cl2(g)



①达到平衡I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为 。
②平衡I到平衡II的条件①是 (填“升温”或“降温”)。
(3)亚磷酸(H3PO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如图所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一定温度下,Ksp [Mg3(PO4)2] =6.0×10-29,Ksp [Ca3(PO4)2] =6.0×10-26。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3PO4,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2.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 ,Fe(CO)5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固体呈红棕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 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б键
(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 ,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密度之比为 (写出已化简的比例式即可)。
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 ,Fe(CO)5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固体呈红棕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 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б键
(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 ,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密度之比为 (写出已化简的比例式即可)。

2.推断题- (共1题)
3.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化合物F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药—多非利特的中间体,以苯为原料合成F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CH=CH2
CH3CHBrCH3②CH3CH=CH2
CH3CH2CH2Br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苯→A转化的反应类型是 。
(2)化合物C→D转化的反应条件通常是 ,化合物D (填“存在”、“不存在”)顺反异构,已知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峰,且峰的面积比为2︰2︰1︰3,则C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E→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4)化合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分子结构中没有甲基,但有氨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并且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5)苯乙酮(
)常用作有机化学合成的中间体,参照上述合成F的部分步骤,设计一条以苯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酮的合成路线 。
化合物F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药—多非利特的中间体,以苯为原料合成F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CH=CH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苯→A转化的反应类型是 。
(2)化合物C→D转化的反应条件通常是 ,化合物D (填“存在”、“不存在”)顺反异构,已知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峰,且峰的面积比为2︰2︰1︰3,则C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E→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4)化合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分子结构中没有甲基,但有氨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并且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5)苯乙酮(

3.工业流程- (共1题)
4.
工业上生产高氯酸时,还同时生产了一种常见的重要含氯消毒剂和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NaHSO4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②高氯酸是至今为止人们已知酸中的最强酸,沸点9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冷却的目的是 ,能用蒸馏法分离出高氯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反应器Ⅱ中的SO2用H2O2代替同样能生成NaClO2,请简要说明双氧水在反应中能代替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ClO)2、ClO2、NaClO2等含氯化合物都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它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离子方程式: 。

已知:①NaHSO4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
②高氯酸是至今为止人们已知酸中的最强酸,沸点9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冷却的目的是 ,能用蒸馏法分离出高氯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反应器Ⅱ中的SO2用H2O2代替同样能生成NaClO2,请简要说明双氧水在反应中能代替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ClO)2、ClO2、NaClO2等含氯化合物都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它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离子方程式: 。
4.单选题- (共7题)
5.
以乙烷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
B.a极是铜,b极是铁时,硫酸铜溶液浓度减小 |
C.a、b两极若是石墨,在同温同压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乙烷体积的比为7/2 |
D.a极是纯铜,b极是粗铜时,a极上有铜析出,b极逐渐溶解,两极质量变化相同 |
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5 mol液态KHSO4中含有0.05NA个阳离子 |
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4NA |
C.常温下,100 mL 1 mol•L-l盐酸与4.6 g钠反应生成H2分子数目为0.1NA |
D.在电解精炼粗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
8.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
C.CO2的比例模型:![]() |
D.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7的原子:![]() |
9.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 |
B.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子 |
C.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
D.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