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2学年浙江省桐乡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671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1题)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予(jǐ)蛮(hèng)强 (juè)安土迁 (chóng)
B.贴 (zhān)然 (qiāo)首 (qiào)而不舍 (qiè)
C.丽 (qǐ)匀(tiáo)慰(jiè)尽职守 (kè)
D.噬 (niè)怪(pì)如(pì)汗流背 (jiá)
2.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回言此处高。(酒店)
B.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浴室)
C.尺码自家定,大小深浅皆合意。式样由君选,妇孺老壮各随心。(服装店)
D.使君子才貌双全,为妙女锦上添花。(美容店)
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能高效杀死疟原虫而作为抗疟疾的特效药,挽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2015年诺见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疟原虫(原生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B.韩愈,字退之,后人称其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我的四季》的作者张洁,中国现代作家,因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获第2届和第6届茅盾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7.

下图所示铁路线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国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B.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C.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词的下阕重写景,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9.

读世界四条著名的河流示意图(下图),读图判断下面小题。

     

10.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⑤④②③⑥B.④①⑤③⑥②C.④⑤①③②⑥D.①④⑤②③⑥
11.

归纳整理资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下列关于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有关“核心”的知识整理中,正确的有:(  )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爱国主义                                                  ②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4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也(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B.而江河(绝:到达)
C.而闻者(彰:清楚)
D.用心也(躁:浮躁,不专一)
【小题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B.荀子的文字朴实浑厚,节选两段文字中选取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深入浅出,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求学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坚持不懈和要讲方法的道理。
D.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面设喻,如“骐骥”与“驽马”,“蚓”与“鳝”等,形象生动。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9分)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小题1】第二段开头划线句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北平的爱?能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3分)
【小题2】找出第三段中与“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相呼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作者多次提到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试探究“说不出来”的原因有哪些?(3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14.
仿照下列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4分)
责任、荣誉、国家,这些神圣的名词尊严地指出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是你振奋精神的起点,使你软弱时能够刚强起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