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⑤④②③⑥B.④①⑤③⑥②C.④⑤①③②⑥D.①④⑤②③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3-01-18 05:0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路下循:顺着,沿着
B.得一佳处不劳偿:补偿,抵偿
C.若因前贤偶施解疏:稀少
D.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阑禁:阻隔,禁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前群岭环拱此证也
B.衔窗立约百里
C.崖张高幂吞覆如黄河
D.文章非曲不工也丹霞国初所开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
(2)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小题4】作者游览丹霞山后,有怎样的心得?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

罗强

①京昆高速太原到阳曲之间,松庄收费站的路口,黑虎坐在地上,大口喘气。车来车往,黑虎在犹豫,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向左,还是向右?
②一辆宝马飞驰而至,车窗半开,女主人抱着一只吉娃娃,在惊讶好奇的眼神中,黑虎落寞的神态,刹那就让人的心疼得紧。
③不知道该往哪一边,黑虎没有任何参考,它站起来,抖了抖精神,拖着疲惫羸弱的身躯,朝着左边的路踱步而前……
④从清晨,到下午,黑虎一直在走,月亮出来了,黑虎还在走。
⑤没有休息,不敢停歇,心中装着家,世界再远,也不是天涯,朝着回家的路,黑虎努力向前。
⑥可是,两天后,它却发觉走错了方向,又累又困的黑虎快要崩溃,却没有犹豫,又掉头往回走,又是两天过去了,它回到了松庄收费站的路口。
⑦黑虎是一只流浪狗,7年前的春天,不到一岁的它流浪到太原市小店区师范街社区路泽苑小区门口,饿得摇摇晃晃,保卫室李队长和同事喂饱了它,从此,它就成了小区里吃百家饭的居民。
⑥谁家外出吃个饭,都会带回肉、骨头给它。黑虎特别通人性,从不扑上去抢东西吃。院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黑虎,老人们出去散步,黑虎就送到路口。孩子们追它、拽它、骑它,它从不恼,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⑨它可爱,它忠诚,外面的生人进了院子,黑虎总是一步不离紧跟着,直到小区的居民来接了人,黑虎才会转身离去,不管是保安,还是居民,都十分喜欢黑虎。
⑩但黑虎只是一只狗。
⑪一年前,刚生完小狗的黑虎跟小狗仔玩,外面一位生人进院时,黑虎扑上去就咬,幸亏咬得轻,值班室的人集资赔了对方500元钱。
⑫担心黑虎再咬人,值班室李队长把黑虎送到晋阳湖,两天后,黑虎就回来了。李队长又开车把黑虎送到了清徐,5天后,狗窝还没拆,黑虎又回来了。
⑬今年5月中旬,护仔的黑虎咬伤了院里的一位老人,老人一家没有说什么,提醒值班室保安要看紧它。
⑭李队长和保安们都挺过意不去的,再通人性的狗也有兽性的一面,如果万一扑倒谁人家骨折了,用得上万元,谁负得起?更何况,黑虎的身长约1米,本就属于城市禁养范围。
⑮这是黑虎第三次被遗弃。
黑虎是被李队长和同事老申送走的,路上一个多小时,它听话地趴在越野车后备厢,没有叫唤,也没有朝车窗外看。
⑰李队长两人从长风东街上高速,经阳曲,向东,出了盂县南高速口后,又向前开出老远,越野车停了下来。
⑱陪黑虎待了一会儿,李队长和老申上了车,一脚油门,越野车就飞速地逃。瞄了一眼倒车镜,黑虎在车后狂追,老申流着泪,不敢回头……
⑲尽管被骂,被打,被遗弃,可是黑虎还是要回家。
⑳一百多公里,黑虎倔强地行走,二十多天过去,车的声音和气味早就淡了,一开始或许还可能帮它辨路,到后来,只能凭它的方向感。
㉑从太原到盂县的高速路是太阳高速,属于京昆高速的一段。在太原到阳曲一段的分岔口较多,如松庄站、杨家峪站、丈子头站、阳曲站等八九个收费站。过了阳曲,至县南高速出口,一路就没有岔口了。其中,回程中最难走的是阳曲收费站附近一段“互通”,这个“互通”是太阳线、大运线的交汇处,经常有司机在这儿走错路口。黑虎能过高速互通,太不容易。
㉒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黑虎找一回食物,必须下高速,沿线有乡镇村子,至少得跑到两公里以外。
㉓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强烈的思念已超越一条狗的本能。
㉔七月的一天下午,一只脏兮兮的大黑狗从外面进来,兴奋地在地上打滚儿,尾巴摇来晃去…
㉕是黑虎!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声音里充满兴奋和不可思议。对面居住的居民老王,听到动静后高兴地剁肉,装上它最爱吃的生鸡蛋。不一会儿,看黑虎的居民越聚越多,带来的牛奶就堆了二十来袋,还有鸡蛋、鸡骨头。黑虎走的时候胖胖的,回来时瘦了一圈儿,身上的毛都裹着泥,支棱着。
㉖不过在那天下午,它不动也不吃,就在保卫室门外卧着,两三天后才开始进食。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累着了,是真累。
㉗二十五天,一百多公里,黑虎经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不知道绕了多少弯路,只因内心深处对家的挚爱,回到了家。有人说这是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传奇,有人说它是现实版的《灵犬菜西》,也有人说它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㉘回来的这一个月里,黑虎看家护院、陪着孩子玩。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惟独对3次送它走的李队长,不再像以前主动过去撒欢儿亲近,也不进值班室里。李队长命令黑虎过来,黑虎往前走一步,离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
㉙故事也许并未结束。
㉚身为保安队长的李队长,清楚地知道清查流浪狗的行动正在进行,而且,黑虎在这一带太有名了。黑虎会被抓走吗?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他能怎么办呢?黑虎会急叫着拼命挣扎,还是不再叫唤,也不挣扎,趴着不动呢?
㉛其实有一种思念,叫黑虎。城市很大,交通发达,我们却找不到了家,不愿意被遗弃,却又无法再回去,沉陷于迷茫之中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黑虎,身体日渐发福,无法忘记过去的内心凝固了伤,只有思念,愈发骨瘦如柴。
【小题1】小说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请对此加以赏析。
【小题2】第①段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小题3】阅读第⑯段、第㉘段画线句,分析黑虎的心理状态。
【小题4】评析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