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3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603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huǐ) 是也(zhì)    也(ɡēnɡ)
B.道(hónɡ)    责(báo) 父(jǔ)
C.欲速(wú)    无车(ní) 无车 (yuè)
D.后(diāo)    者(shì) 不昼夜(shè)
2.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 ③人皆见之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⑤民信之矣   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⑦闻弦歌之声  ⑧是鲁孔丘之徒与
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3.
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知也   知:聪明。
B.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文雅。
C.民信之矣 信:信任。
D.逝者如斯夫 逝者:往者,过去的。
4.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过也,人皆见之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5.
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仲尼岂贤于子乎 ②于斯三者何先 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④君子之至于斯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知之为知之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①更也,人皆仰之     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①无欲速,无见小利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①不舍昼夜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逝者如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
B.亡之,命也
C.三子者之言何如?
D.战,勇气也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挱,小车无皭,其何以之哉?”

(《论语·为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兵,民信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论语·子罕》)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何以之哉 行:行走。
B.食,足兵,民信之矣 足:使……足够、充足。
C.必不得已而 去:离开。
D.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舍:止,停留。
【小题2】下列各项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子贡问政(于孔子)
B.(子贡)曰:“去兵。”
C.民(若)无信不立
D.逝者如斯夫,不舍(于)昼夜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贡传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齐而伐越  置:安排
B.越王道郊迎  除:清除
C.今王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 诚:果真
D.说晋君修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二三子何莫出   ②窃王危之
B.①子胥谏死 ②重宝说其心
C.①夫伐小越畏强齐 ②其志欲之畏越
D.①吴王大说,使子贡之越   ②待我伐越
【小题3】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   )
①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②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③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④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 ⑤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⑥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A.①④⑥B.②③⑤
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
B.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
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人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
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2)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3)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