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过也,人皆见之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08 04:0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郞,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周氏见之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宪使  陟:提拔,升迁B.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登第时   方: 将,将要D.君子有谷,孙子   贻:给予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诸子读书间 ②乃复以科名望子孙
B.①乃从故居迁县东门    ②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C.①因园中构屋五楹 ②吾周氏见之矣
D.①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公言事忤天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孝序,字逢原,泉州晋江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过阙,与蔡京论讲议司事,曰:“天下之财贵于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师,恐非太平法。”京之。时京方行结籴、俵籴之法,尽括民财充数,孝序上疏曰:“民力矣。民为邦本,一有逃移,谁与守邦?”
②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其家人,锻炼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削籍窜岭表。遇赦,量移永州。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知潭州。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
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孝序夜遣骁锐攀援而上,以大兵继进,破平之。进显谟阁直学士,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峙金谷,有数年之备,金人不敢犯。
④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召赴行在。既而青州民诣南都借留,许之。
⑤先是,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孝序责以力战自赎,定乃以言败卒,夺门斩关入,孝序出据厅事,瞋目骂之,遂遇害,年七十九。城无主,遂陷。后赠孝序五官,为光禄大夫,谥威愍。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二,有删改)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京之(____________)
(2)民力矣(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锻炼无所得(________)
A.刑讯
B.推敲
C.考验
D.锤炼
(2)定乃以言败卒(________)
A.震撼
B.震慑
C.怂恿
D.使……害怕
【小题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
【小题4】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
【小题5】第④段写青州百姓到南都请求曾孝序留任。请联系全文合理推断其原因。
【小题6】《逸周书·谥法解》中解释“威”字有“刚果”“感行”“执正”等意思,请结合曾孝序生平事迹分析其谥号中“威”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