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任务一(识读图片解答问题)
板块一 宋元科技组 (1)图一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优点? 图二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图三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 ![]() ![]() ![]() 图一 泥活字模型 图二 宋代罗盘 图三 元朝铜火铳 | 板块二 明清科技组 (2)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明朝的两部科技著作,分别写出它们的作者。并任选其中一部著作简要介绍。 ![]() |
板块三 宋元文学组![]() (3)写出下面作品的作者及其所代表的文学形式。 | 板块四 明清文学组![]() (4)下面是对我国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评价,你认为它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
任务二(解读材料 论证观点)
(5)请根据上面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下面作者的观点。

任务三(总结归纳阶段特征)
(6)分别概括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


(1)观察图一,写出你找到的信息。(至少两条)
(2)观察图二,明朝政府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观察图三,填写右侧“清朝疆域示意图”中空缺的内容。
①
②
③
(4)清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三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写出材料一中的元朝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中明朝中央机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初年是如何改革行政机构的。
(3)材料二中清朝军机大臣的具体职权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特征,并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传统的陆路、海路交通范围比前代扩大,来往也更加频繁。由于蒙古统治者势力扩张的结果,在辽阔疆域内,从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驿路畅通。元朝政府允许和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蒙古贵族利用商人为之牟利,给予种种特权,因而各国商人来华者极多。
——《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
材料二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但到了明朝中期,海禁松弛,东南沿海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16世纪后,一些欧洲殖民者,也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改编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每船装载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准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北师大版教材
(1)材料一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的表现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对外交往的方式,并各举一例史实说明。
(3)材料三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原因。
(4)综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2.选择题- (共13题)
A.“坊”中 |
B.“市”中 |
C.“瓦舍”中 |
D.“夜市”中 |
A.罢黜百家 | B.设立行省制度 | C.废除丞相 | D.实行八股取士 |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