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8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综合题(共4题)

1.
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宋元明清文化”为主题制作如下知识竞赛的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识读图片解答问题)
板块一   宋元科技组
(1)图一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优点?
图二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图三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
      
图一 泥活字模型 图二 宋代罗盘 图三 元朝铜火铳
板块二   明清科技组
(2)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明朝的两部科技著作,分别写出它们的作者。并任选其中一部著作简要介绍。

板块三  宋元文学组

(3)写出下面作品的作者及其所代表的文学形式。
板块四 明清文学组

(4)下面是对我国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评价,你认为它的重要价值是什么?
 
任务二(解读材料    论证观点)
(5)请根据上面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下面作者的观点。
 
任务三(总结归纳阶段特征)
(6)分别概括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
2.
释读历史地图、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观察下面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写出你找到的信息。(至少两条)
(2)观察图二,明朝政府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长城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观察图三,填写右侧“清朝疆域示意图”中空缺的内容。



(4)清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3.
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历代的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材料三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写出材料一中的元朝行政制度的名称,并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中明朝中央机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初年是如何改革行政机构的。
(3)材料二中清朝军机大臣的具体职权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特征,并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认识。
4.
对外交往能从一个侧面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传统的陆路、海路交通范围比前代扩大,来往也更加频繁。由于蒙古统治者势力扩张的结果,在辽阔疆域内,从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驿路畅通。元朝政府允许和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蒙古贵族利用商人为之牟利,给予种种特权,因而各国商人来华者极多。

——《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

材料二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但到了明朝中期,海禁松弛,东南沿海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16世纪后,一些欧洲殖民者,也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改编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每船装载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准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北师大版教材

(1)材料一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对外交往的方式,并各举一例史实说明。
(3)材料三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该政策出台的原因。
(4)综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2.选择题(共13题)

5.
唐朝发生“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内地兵力空虚B.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
C.安禄山企图夺取唐中央政权D.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6.
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赵普B.寇准C.岳飞D.石守信
7.
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的是(  )
A.御史台B.枢密院C.三司D.中书省
8.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A.“坊”中
B.“市”中
C.“瓦舍”中
D.“夜市”中
9.
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
A.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10.
小明看完《乔家大院》后,了解到主人公乔致庸是一位典型的晋商。晋商形成于(  )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1.
谚语“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皇帝骄奢   挥霍无度B.吏治败坏   贪污成风
C.国库充盈   人民富足D.国泰民安   经济繁荣
12.
“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人关的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是(  )
A.尚可喜B.耿精忠C.吴三桂D.张献忠
13.
明太祖曾作诗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导致诗中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太祖(  )
A.罢黜百家B.设立行省制度C.废除丞相D.实行八股取士
14.
明朝后期的菁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它的作者是(  )
A.罗贯中B.关汉卿C.汤显祖D.施耐庵
15.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
16.
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
A.小说创作
B.书法鉴赏
C.戏剧表演
D.名画收藏
17.
***《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