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传统的陆路、海路交通范围比前代扩大,来往也更加频繁。由于蒙古统治者势力扩张的结果,在辽阔疆域内,从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驿路畅通。元朝政府允许和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蒙古贵族利用商人为之牟利,给予种种特权,因而各国商人来华者极多。
——《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
材料二1405—1433年,明政府派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但到了明朝中期,海禁松弛,东南沿海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16世纪后,一些欧洲殖民者,也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改编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每船装载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准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北师大版教材
(1)材料一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的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