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
下面“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设计,请你根据要求把所缺的内容完成。
(1)填写表格,帝王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在投票选举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时,郑成功位居榜首,请你谈一谈理由。
(3)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管辖的。
(4)明朝以前,我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请你写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的两个事例。
(1)填写表格,帝王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帝王 | 措施 | 评价 |
明太祖 | 废除 ,设立三司 废除 ,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 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
清雍正帝 | 设军机处 | |
(2)在投票选举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时,郑成功位居榜首,请你谈一谈理由。
(3)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管辖的。
(4)明朝以前,我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请你写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的两个事例。
3.
某校历史老师在复习教学中创新作业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整理、交流建构知识框架。以下是小叶和同学们的学习片段,请你与他们一起交流分享。
(片段一:小叶的成果展示)

(片段二:生生交流)
小叶的知识框架让同学们对“对外关系”专题有了宏观认识。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想法:
小陈同学:我还想知道对外交往和平方式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方式。请举例说明。
小江同学:我不清楚对外交往中有关“战争”的史实。
小高同学:这一框架缺少对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片段三:史料研读)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完成下列要求:
(1)仿照片段一中小叶的“知识框架”形式,构建关于“民族关系”的知识结构图。
(2)请你结合所学,代小叶同学分别解决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3)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片段一:小叶的成果展示)

(片段二:生生交流)
小叶的知识框架让同学们对“对外关系”专题有了宏观认识。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想法:
小陈同学:我还想知道对外交往和平方式中是否还存在其他方式。请举例说明。
小江同学:我不清楚对外交往中有关“战争”的史实。
小高同学:这一框架缺少对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片段三:史料研读)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完成下列要求:
(1)仿照片段一中小叶的“知识框架”形式,构建关于“民族关系”的知识结构图。
(2)请你结合所学,代小叶同学分别解决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3)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2.选择题- (共11题)
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B.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C.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D.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
9.
宋太祖时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路。太宗以边防、盗贼、刑讼、钱谷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分全国为十五路。真宗时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据此宋代转运使
A.总揽地方军事、财政大权 |
B.中央设置的监察地方的职官 |
C.其职责变化表明地方权力增大 |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
10.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
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
11.
***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对应的人物是
A.李渊赵构铁木真 |
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
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 |
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 |
12.
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
B.焚毁不利书籍 |
C.压制知识分子 |
D.加强思想控制 |
13.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囚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
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 |
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