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1.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
2.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倩(qiān)影 媛(yuàn)女 鹢(yì)首 袅娜(nuó) |
B.羞涩(sè) 蟋蟀(shuài) 啼(tí)唱 婆娑(shuō) |
C.陪衬(chèn) 瞥(piē)见 肋(lèi )骨 澄(dēng)清 |
D.宛(wǎn)然 颤(zhàn)栗 氛(fēn)围 创(chuāng)伤 |
3.
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享受了一个阳光明媚的节日,但就是这一天,北京正式进入汛期。 |
B.“姚伯齐焦墨山水展”中,一幅长达70米的山水画《三峡魂》因气势恢宏而格外引人注目。 |
C.活动现场,展板上一幅幅图片吸引着广大职工,吸烟的严重危害令他们难以相信,手足无措。 |
D.天寒地冻,遇到陌生老人不慎落水,你会不假思索地跳下去救人吗?青阳县就有这么一位无名英雄。 |
5.
下列文字中的横线上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 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 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A.便 居然 然而 况且 | B.就 居然 但是 而且 |
C.才 居然 但是 何况 | D.就 居然 然而 况且 |
6.
下列划线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逢páng)孙、杨孙戍之 肆(sì)其西封 |
B.人不敢与忤视(chǔ) 士皆瞋目(chēn) |
C.旦日飨士卒(xiǎng) 鲰生说我曰(zōu) |
D.如今人方为刀俎(zǔ) 赐之彘肩(zhì) |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
B.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
C.为了防止企业免遭破产命运,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市场新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
D.经过22年的建造,有“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6日在中国贵州正式启用。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岗村村委会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
B.十一长假期间,各地旅游出行人数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公路、交通、民航等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畅通。 |
C.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的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
2.话题作文- (共1题)
1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太多的遇见:鲁迅遇见了藤野先生那个人,便有了一份感恩与怀念;沈从文遇到了端午那个节日,便有了一份热闹与温情;***遇见了橘子洲的那片景,便有了一份壮志与豪迈;巴金遇见了把小狗送到医院那件事,便有了十几年后的一份反思与自审……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什么呢?请把你的所见或者所感,或者所思写下来。
要求:
1.以“遇见”为话题,
2.文体不限,
3.不要套作、抄袭,有真情实感,
4.不少于800字。
生活中有太多的遇见:鲁迅遇见了藤野先生那个人,便有了一份感恩与怀念;沈从文遇到了端午那个节日,便有了一份热闹与温情;***遇见了橘子洲的那片景,便有了一份壮志与豪迈;巴金遇见了把小狗送到医院那件事,便有了十几年后的一份反思与自审……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什么呢?请把你的所见或者所感,或者所思写下来。
要求:
1.以“遇见”为话题,
2.文体不限,
3.不要套作、抄袭,有真情实感,
4.不少于800字。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特招”,或者说现在的“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摘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特招”,或者说现在的“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摘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每年都会有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为了应对教育局或高校公布的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而忙碌。 |
B.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在的“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 |
C.“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有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的目的。 |
D.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因为不仅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
A.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这些特长使他们有可能作为“非长之才”被选拔出来。 |
B.史料记载,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都设有制科考试,而且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一些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
C.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已经在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 |
D.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名目极多,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
A.唐代的科举考试和由皇帝直接主持的制科考试的及第者都可以直接被授予相应官职,原因是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 |
B.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足安边科、才膺管乐科等很多的“制科”考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廷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
C.经过推荐,普通百姓,已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及第的人,甚至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都可以参加制科考试。 |
D.无论是古代科举中的“特招”,还是现代考试中招考特长生,都使得有特长的人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
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原文选自《痛哭和珍》 作者:石评梅)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在石评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小题3】在石评梅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原文选自《痛哭和珍》 作者:石评梅)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
B.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中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
D.石评梅的《痛哭和珍》是石评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小题3】在石评梅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情景默写- (共1题)
15.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段中通过歌词描写表现出荆轲蹈死不顾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_____, ____ 。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祖国山河发出深沉的思考:“ _____,____ ?
(3)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到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岳》中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的名句是 _____,_____。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道出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_____ ,_____。
(1)《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段中通过歌词描写表现出荆轲蹈死不顾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_____, ____ 。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祖国山河发出深沉的思考:“ _____,____ ?
(3)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到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岳》中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的名句是 _____,_____。
(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道出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_____ ,_____。
6.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话题作文:(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