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交大附中中考零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33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6题)

1.
-3的相反数是(   )
A.-3B.3C.D.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点A在x轴上,且PO=PA,AB是△PAO中OP边上的高.设OA=m,AB=n,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n与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3.
已知一次函数y=kx+2经过点(1,0),则k的值是().
A.B.C.﹣2D.2
4.
已知,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上确定一点,使,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A.B.
C.D.
5.
某班数学兴趣小组10名同学的年龄情况如下表:
年龄(岁)
12
13
14
15
人数
1
4
4
1
 
则这10名同学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3.5,13.5B.13.5,13C.13,13.5D.13,14
6.
下列各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B.C.D.

2.选择题(共1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装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濬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易知易晓。丘濬在《伍伦全备记》开场白中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在感发人心这点上,丘濬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个体差异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而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丘濬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泫然流涕者。”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有删改)

3.填空题(共6题)

8.
分解因式:x2y-y=______.
9.
我国经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道名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如图)题目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题意是:有一正方形池塘,边长为一丈,有棵芦苇长在它的正中央,高出水面部分有一尺长,把芦苇拉向岸边,恰好碰到岸沿,问水深和芦苇长各是多少?(小知识:1丈=10尺)
如果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用含x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10.
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使kx+b>的x的取值范围是
11.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请问:
如果有一道数学综合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可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你的结论是(填写“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 (请通过你计算所得的数据说明理由).
12.
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度.
13.
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6题)

14.
已知2x﹣y﹣3=0,求代数式的值.
15.
为了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冬季供暖来临前,某单位决定对7200平方米的“外墙保温”工程进行招标,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投标,比较这两个工程队的标书发现: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这样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问甲队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
16.
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7.
阅读材料:
①直线l外一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记作d(P,l);
②两条平行线,直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记作d();
③若直线相交,则定义d()=0;
④若直线重合,我们定义d()=0,
对于两点和两条直线,定义两点的“相关距离”如下:
d(|)=d()+d()+d(
(4,0),(0,3),:y=x,:y=:y=kx,解决以下问题:
(1)d(|)=
(2)①若k>0,则当d(|)最大时,k=
②若k<0,试确定k的值,使得d(|)最大,请说明理由.
18.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E、F,与双曲线y=(x<0)交于点P(﹣1,n),且F是PE的中点.
(1)求直线l的解析式;
(2)若直线x=a与l交于点A,与双曲线交于点B(不同于A),问a为何值时,PA=PB?
19.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过对角线AC的中点O作EF⊥AC,分别交边AB、CD于点E、F,连接CE、A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若EF=4,tan∠OAE=,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